《湿地》

当你拿起《湿地》这本书时,请不要以为它是一本艰涩的学术论著,相反,青年作家柯英在这本书里用文学化的轻松愉快的笔调向我们展示了号称“地球之肾”的湿地的方方面面。
中文

全书分“认识湿地”、“生态湿地”、“草木部落”、“水族王国”、“湿地经济”、“善待湿地”六个部分,详细讲述了湿地生态的形成,演化,结构,功能以及面临的危机。在作者的笔下,湿地不再是一个抽象的生态学概念,而变成了一个富有生命的精灵,将自身的演化和人类的漫长发展历史相结合,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比如人类“最先培育而成的作物,最早都是生长于湿地或湿地之侧的野生植物。”也形象地说明了湿地在环境保护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诗经》中伴随爱情生长的“荇菜”在作者笔下变成了“水灵娇嫩的清污高手”。而整个湿地植被则除了成为人类的“天然氧吧”之外,更是人类“防止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的底线。”

作为一本环保著作,湿地所面临的危机也是书中所着力描述的,比如“超量的营养会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机制,致使湿地‘发福’,呈现营养过剩的‘富养化’病况”,并进一步形象地阐述了近些年太湖滇池水危机的根源。而滇池引入水葫芦治理蓝藻失败的故事,更是直观地说明了生态平衡被打破之后的严重后果。

作者曾在一篇文章里面深情地提道:“打算写‘湿地’这本小书,一直是蛰伏在我心底的一个梦想。对于湿地,最初的认识完全是感性的。”作者的家乡在中国西北干旱的甘肃省张掖市,那里历史上水草丰美,是闻名于世的丝绸古道行经之地,但现在正面临着中国最严重的土壤沙化现象。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作者才能够用如此细腻的文字将这样一个严肃的科学话题展现得如此清晰。

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的这本新书是中国国内第一本以文学形式描述湿地生态环境的作品,同时,书里所收录的大量彩图更进一步地加深了文字的立体感和感染力。读完这本图文并茂的著作之后,也许我们唯一深刻的念头就是:中国的湿地生态保护,已经刻不容缓了。


《湿地》
柯英
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

本文作者:李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