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书评:刺耳的呐喊

中国环境记者冯永锋在其《为民间环保力量呐喊》一书中既对政府进行严厉批评,又反思民间环保组织的不足。本书评作者王胜男认为,冯永锋愤怒、急切、尖锐的呐喊声背后,是他滚烫的思想和热爱自然的赤子之心。
  • en
  • 中文

《为民间环保力量呐喊》
冯永锋 著
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深夜,翻看冯永锋的新书《为民间环保力量呐喊》,没想到,这呐喊声声刺耳,令我睡意全无。

这本书中既有为环保事业的鼓与呼,也有对环保组织自身不足的反思;既有对政府的尖刻批评,也有针对如何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提议。在或愤怒或急切或尖锐的呐喊声背后,可以感受到作者滚烫的思想和热爱自然的赤子之心。

国内讲环保的书不多,按照作者的类别大体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政府组织编著的。这类作品大多秉持“高屋建瓴”、“宏大叙事”的风格,态度是乐观的,语气是赞美的,偶尔会提及几句“尚有可以改进之处”,读来如隔靴搔痒;第二类是由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所著。多是“阳春白雪”派,其中大部分更像是科研项目的成果展示,专业严谨有余,但与公众距离较远,普通读者难以进入象牙塔内;第三类是民间环保组织编写的科普读物或是对所做项目的全程记录与感悟。这类作品可读性比较强,通俗易懂。有的通过娓娓叙述,向公众展示某一地域面临的环境问题;有的提出各种口号或生活小贴士,号召群众“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等等。但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发生在南方的环境危机和居住在北方的人们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推进环境保护的事业会这么难?要想为诸多“为什么”寻找答案,就需要读读第四类环保作品,由热爱自然的“环境独立观察员”们所著的书。他们超越行政、组织、地域、项目等各种疆界,观察自然更思考自然,进一步引起读者的反思。冯永锋的这本书无疑属于这第四类。

其实,从《拯救云南》到《不要指责环保局长》,从《环保——向极端发展主义宣战》到《没有大树的国家》和《边做环保边撒谎》,冯永锋一直在呐喊,为受伤的森林、草原,为受污的河流、湿地,为所有自然中“最虚弱的点位”。这一次,他又站出来,为柔弱的却无处不在的民间环保力量呐喊。

冯永锋不是一名仅仅挥挥拳头的呐喊者,更是一名行动者,这位北京环境记者发起的NGO“自然大学”如今已颇具影响。因此,在本书的第一部分——“民间·NGO·行动”中,冯永锋的思考与批评都有着实践的根基。当有专家提出“极端的环保不可取”,冯永锋站出来反问:“我们的世界,到底是极端发展主义者多,还是极端环保主义者多?我们的世界,如果是为了求达善治的乐和,到底需要多少极端环保主义者?”另一方面,他对一些环保组织的理念和做法的批评也毫不留情:“善于承诺而不善于兑现”,环保组织办社会企业“不是造血,而是变性”,“小手拉大手”是可耻的逃避……

他对政府部门的批评同样不懂得婉转或避讳,在“政府·立场·作为”部分,他就是《皇帝的新衣》中那个说真话的讨厌小鬼。当有关部门宣布环保考核与政绩挂钩时,他说“光靠官员保护不了环境”;当某地政府瞒报污染事件,他又站出来指着政府的鼻子说“别把公众当成环保傻瓜”……其实,冯永锋在处处“挑刺儿”的背后,是想让政府意识到“当今的时代是公众主导环境保护的时代”,是想把政府和公众拉到利益共同体的一片苦心。

重视民间环保力量,倡导公众参与,是冯永锋不断重复也是一直践行的环保理念。在本书“公益·公众·参与”部分,当人们在为“公众参与”感到兴奋的时候,冯永锋又成了忧天的杞人——如果环境信息没有完全公开,公众的意见得不到正用,环境公众参与就是流于形式;他“恐吓”道:“过去我们把交流的太多出口给堵死了,今天,也只是打开了几条小缝,稍不细心维护、抠得更宽敞,就有可能重新被塌方所塞实,被泥石流所裹胁。”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书中认为就是“当地人的事当地人解决”,途径在于发展区域公益型环保组织,第一步在于引导公众回归自然,提高对自然的认知能力,激发热爱自然的本性,这也是“自然大学”和众多环保组织正在为之奋斗的目标。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观察·阅读·思考”可以看作是作者的私藏分享。怎样阅读自然,读哪些文学能让我们环保?冯永锋推荐的每一部都相当经典,当然,“最好的原著经典是大自然”。

在这个喧嚣的年代,我们的耳边并不乏高调呐喊或振臂高呼,但此书刺耳的呐喊会直接穿透眼前的迷雾击中你的靶心。初读冯永锋,你可能会认为他是尖刻刁钻的,但他所有的不满与批判就像每一拳都打在自己的胸膛,“头脑清醒,内心疼痛”,只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书评作者:王胜男,北京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