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

中国的“铁腕”治污面临阻力

就业优先政策是否会影响绿色转型的速度?李婧撰文分析。
  • en
  • 中文
<p>图片来源:</p>

图片来源:

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会议开幕式上承诺要以铁腕治污,严惩污染者和纵容污染的官员,宣告中国开始向污染宣战。各界对此举表示了赞赏,认为中国政府的这一表态具有里程碑意义,是从不惜一切代价保增长到认识环保价值的重大转变。

但在今年的“两会”上,总理的语气却有所不同。他在会上阐述了旨在帮助中国应对长期经济下行压力的“就业优先”政策。

虽然李克强总理郑重承诺要加强污染防治工作,但同时他也表示政府不仅要依法规范各行各业,还要听取他们的“合理诉求”并“给予帮扶指导”

“(我们应该)给予企业合理的过渡期,避免处置措施简单粗暴、一关了之,”李克强对3000多名与会代表们说。

变化的风向

这一变化的背景是,有抱怨称严格的环境法规和对工业活动的全面限制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失业,小型私营企业首当其冲。对此,生态环境部已经多次做出驳斥。

中国自上而下的环境治理模式面临着经济下行的考验,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本周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做出承诺。

“我们将打击环保政策执行中‘一刀切’的做法… 也坚决反对放松环境法规,”李干杰说。

他承认,一些地方政府确实存在平常不作为,到了年终考核或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来的时候,才急急忙忙临时抱佛脚的做法。还采取一些不顾企业环保业绩,就勒令其全面停产的做法。

“这样的做法既影响和损害了我们的形象和公信力,也损害了合法合规企业的基本权益,”李干杰说。

“中国式环保”受挑战

李干杰的话凸显了这种中央政府制定目标、地方政府落实目标的自上而下的方式在环保领域的局限性。

2016至2018年,中国仿照之前的反腐运动,高调启动了两轮环保督查。由部长级领导任组长的中央环保督查小组走访全国各省,听取当地民众的不满,并收集违规线索。这两轮巡视工作的目的是暴露那些因担心影响GDP增长而对污染企业视而不见的地方干部。

生态环境部盛赞这一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功。2016至2017年第一轮督查期间,累计处罚了2.9万家违反环境法规的企业,罚款14.3亿元,约1.7万名来自行业内和地方政府的人员被追责,1527人拘留。2018年,督查小组对20个省进行了后续检查,罚款人民币9.2亿元,问责8000多人。

与轰轰烈烈的督查相伴的,是一些矫枉过正的地方官员急于求成,没有考虑对企业和公众的影响。2017年冬季某些地区全面禁止煤炭供暖,成千上万的农村居民因此挨冻就是一例。

这种高压手段虽取得了短期成效,但尚未转化为长期遵守环境法规的行为。当地环保官员必须在保证不严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对污染企业进行约束,这使得他们的工作受到了进一步的挑战。

“今年对地方环保官员来说会更不好过,李总理说的‘过渡期’就像是给了污染者豁免权…但如果我们官员没达成目标,还是要被追责的,”《财经》杂志援引华北一官员的话道。

环保成绩会否倒退?

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要求今年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氧化氮减少3%,并继续降低PM2.5水平(但未明确下降的幅度)。一个办法是加大空气治理方面的投入。今年中央预算将拨款600亿人民币用于空气、水和土壤污染的治理,较去年增加48%。李干杰部长还承诺生态环境部将为寻求污染处理设施升级的污染企业提供技术援助。

中国若不能迅速改善环境治理,就可能会输掉来之不易的抗霾胜利。2013至2017年间,京津冀地区的PM2.5水平下降了40%,

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迹象。路透社分析官方监测数据后发现,去年10月至今年2月期间,中国北方(京津冀地区和汾渭平原)39个城市中仅6个城市的PM2.5水平下降。同期,引发雾霾的污染物平均水平上升了13%,达88微克。

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政府加大了机场、道路、桥梁、铁路等基础设施的支出。中国不应该回到靠钢铁、水泥这种烟囱产业来支撑经济的“旧常态”。

 

翻译: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