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农

保障粮食安全到底靠什么?

中国北方正在遭受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大旱。抗旱作物会是一个解决方法吗?蒋高明报道。
中文

不久前,发生在中国北方的大范围旱情让人心焦如焚,作物受旱面积高达2.76亿亩。五十年不遇的干旱暴露了当前中国基础农田设施投入方面的不足,粮食安全话题再度被提起。干旱也唤起了人们对抗旱作物的期盼,如美国孟山都公司日前宣布将开发4年之久的抗旱玉米提前投放市场。中国也有专家称,中国农田灌溉供水不足,大量农田常年处于缺水状态,培育抗旱农作物有重要意义。

果真如此吗? 即使我们抛开转基因安全性不谈,依靠转基因技术刺激粮食生产并不是好对策。目前,影响中国粮食保障力的因素,一是单产,二是播种面积。其中单产影响因素 中,土壤的作用大于品种改良;在单产增幅不大的前提下,播种面积或播种季节减少导致产量下降。转基因技术只能在目前大化肥、大农业、除草剂、杀虫剂基础上 发挥作用,用上述技术取代劳作,人变得越来越赖,地变得越来越贫瘠,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长期下去,影响中国耕地粮食产量的关键因素——地力,不但得不到 提高,反而会越种越瘦。转基因技术征服农业后,农民种地受制于人,种粮积极性将进一步下降。

据著名小麦育种专家、国家科学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介绍,上世纪50年代,中国粮食单产很低,多年徘徊在100公斤/亩左右。在这一阶段,决定粮食产量的主导因素是播种面积。1962~1995期间,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业投入,包括发展水利灌溉、增施化肥、农药、推广农业机械等,尤其是实施 “联产承包责任制”以 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迅速增长到亩产283公斤。在这一阶段,粮食单产是粮食产量的限制因素。打那以后,粮食单产增幅变慢,一直徘徊在 300公斤/亩上下,并一度由2006年的314.4公斤下降到2008年的286公斤,重新回到上世纪50年代播种面积决定总产的循环。

在培肥地力方面,上世纪下半叶的一些做法和提法是非常正确的,至今还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如毛泽东曾提出,保持或提高地力需要从八个方面入手,包括灌溉、土壤改良、增加肥料、品种改良、合理密植、害虫防治、农机应用、田间管理,这些措施都是从满足作物生长必须的各种条件出发的,需要投资建设农业基础设施。而今天,我们仅重视了品种改良(转基因)、肥料等少数技术,对农田水利、害虫防治、田间管理等基础设施没有投入反而荒废,原来的劳作被技术取代了,人变得懒惰起来,各种农机设备、肥料、农药、农膜经销商纷纷来抢占农业这块肥肉,人们只顾赚钱,根本不管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耕地质量岂有不下降之理。

过去几十年里,各种农业新技术突飞猛进,其中包括肥料技术、农药技术、白色覆盖技术、遗传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等等,仅化肥用量就以每年200万吨的速度 增长。即使如此,中国粮食产量在1999年~2007年期间一直未能超越1998年的峰值,可见,限制中国粮食生产的因素,主要不在技术层面上,技术上的 投入更多的是增加农业生产的成本而已。真正原因在人身上。 

那么,人的方面出了什么问题呢?江浙一带的老农揭开了这个谜。笔者在江浙一带农村调查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够自己吃就行了!”或者是:“现在种粮食不挣钱,肥料什么的那么贵,种地越多赔钱越多,少种点够自己吃就可以了”。在经济发达地区,许多耕地被撂荒,或被各种不成规划的建筑物所蚕食,大量平坦、肥沃的耕地被浪费。

够自己吃就行了”,这句话道出了中国粮食安全隐患的实情。联产承包政策实施后,农民率先满足的是自己的粮食安全。后来,随着种 粮有好收入,中国粮食产量一度提升。当今,种地成本高,谷贱伤农,农民纷纷弃耕进城。不论是沿海发达地区,还是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基本上只剩下老、 弱、病、残,就连青壮年妇女也纷纷外出务工经商。因缺乏劳动力,农民能少种就少种,该种两季种一季,够吃就行。

这才是中国粮食生产中的根本问题,是转基因技术所不能解决的。转基因技术只能便于更强势的群体瓜分农业这块“利益蛋糕”,农民被剥削,种地的赢利空间更小,更多的农民将离开土地。化肥农药的滥用再加上转基因技术,地力还将持续下降,中国粮食紧张问题不是缓解而是雪上加霜。

目前,制约中国粮食生产的主观因素是亿万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客观因素是地力下降,单产重又走低。为当代人更为后代人着想,中国农业必须走传统的“用地养 地”模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恢复上世纪六七年代以来的各种农田水利设施,鼓励农民精耕细作,让那些留守农村的农民从种粮养殖中得到实惠。而不是像 今天这样,任农田撂荒,然后试图用转基因技术在持续掠夺地力的基础上提高单产。 


蒋高明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生态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

首页图片由.Santi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