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中国排放政策给美国的煤炭出口带来噩耗

由于政府努力改善空气质量,希望扩大对华销量的煤炭出口商可能会遭遇挫折。
  • en
  • 中文

八月底,中国的国家发改委宣布了一项旨在减少人口密集的东南亚沿海城市地区煤炭消费的试点项目。

该项目的基准是电力使用量减少200万千瓦,策略则是通过消除产能过剩,关闭钢铁、铝业、水泥、玻璃和发电等行业效率低下的工厂。其设定的目标则是双重的:第一重是降低高得可怕的气载污染物浓度,这被美国驻华使馆工作人员称为“糟糕透顶”;第二重是将制造业的单位GDP能耗年均降低3.84%。

中国正在计划减少动力煤的消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动力煤消费国和进口国,主要用于发电。就在中国国家发改委的上述试点项目提出之前,国际银行界刚刚预言说煤炭出口未来将遭遇“寒冬”。

七月份,著名投行高盛发表了一份题为《动力煤投资机会之窗正在关闭》的报告,指出“弱化的需求增长(我们认为海运的需求将在2020年达到峰值)和接近边际生产成本的海运价格表明大多数动力煤增长项目将尽力为其所有者争取积极回报……”

国家发改委的试点项目无疑让已经开始冷却的动力煤出口市场雪上加霜。紧随着发改委的行动和高盛的报告,花旗银行在九月份也发表了一份题为《难以想象:中国的煤炭峰值》的研究报告。

在这份报告中,花旗银行列出了造成中国煤炭消费迅速下降的四个要素:减少空气污染、全国增长速度的结构性放缓、可再生能源、核能和天然气的稳定增长以及燃煤电厂的燃煤效率提高。

而且中国的煤炭消费似乎也不会再次增加。何刚(音)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位博士候选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曾经负责斯坦福大学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项目中的中国研究。他说:“从根本上说,中国限制煤炭使用并不仅仅为了能源安全,也是为了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这些都是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中国必须尽快地让其碳排放和能源消费都达到峰值。”

这很可能会对美国煤业造成巨大影响。由于面对着日益严格的环境管控和来自更清洁、更便宜的天然气的竞争,美国的煤炭市场已经萎缩。各大煤炭公司已经对疲软的美国市场做出反应,办法就是大力寻求那些煤炭需求高、管控却极少的出口市场,主要是在亚洲。

尽管与澳大利亚和印尼等主要煤炭出口国相比,美国的煤田距离上述市场要远得多,但两三年前美国企业却能在世界煤炭市场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当时的煤炭价格高企,在2011年曾经短时间内达到创历史纪录的每吨142美元的天价,后来近一年时间中稍有回落,大约在每吨120到130美元,但仍然很高。美国的煤炭储量很大,而在公有土地上进行开采的税费又很低,这等于是对煤炭公司的巨大补贴。煤炭的低成本抵消了较高的海运成本还绰绰有余。采煤公司都有用于大量开采煤炭的基础设施,还有完备的铁路网络将煤炭运到港口。它们唯一缺少的是一个大型的沿海出口码头。

煤炭公司丝毫不顾沿途的城市、小镇、印第安人部落和居民,打算在美国西北部修建六个煤炭码头,从而将这里变成美国最大的煤炭出口场。煤炭公司制定了媲美军队的精确作战计划,征募了一支由顾问、律师和公关专家构成的“军队”。他们发起了一场耗资数百万美元的媒体宣传活动,将衰退经济体的就业增长与出口画上等号。

接着,动力煤出口价格开始下跌。四个出口码头的建设计划也被废弃。尽管美国煤炭出口的未来日益阴霾密布,但博地、云峰能源、阿奇和昂布尔等煤炭巨头继续推进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两个计划中最大的煤炭港口的审批程序。这两个港口的年煤炭总出口能力将达到9000万吨,它们不仅将会成为美国最大的煤炭港口,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它们还会把以“常青州”闻名的华盛顿州变成世界上最大的大气污染源之一。

由于受到当地关注环境问题的老百姓的强烈反对,煤炭出口码头的审批程序势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煤炭公司可能已经找到了加快审批的方法,最终获得一处或两处码头建设的批准。其中一处是位于华盛顿州贝灵汉附近的切瑞彭特,其审批程序由三个机构共同掌管,包括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华盛顿州生态部和霍特科姆县政府。作为最大的煤炭出口码头选址所在地,霍特科姆县在审批中掌握着生杀予夺的特大权力。但是,该县的政府要在今年11月进行重选。于是,逐户游说、竞选招牌、宣传资料、由专业人员进行的广告运动等投入资源远远超出寻常县级选举的现象层出不穷,通过这些手段,煤炭公司可能会赢取获得批准所需的支持。

选举将显示煤炭公司是否已经找到了审批程序的解决办法。但获得建造批准并不能确保成功。不过,找到方法来应对快速变化的世界煤炭市场——以及中国预设的煤炭消费峰值——可能是一个更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