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石油的未来

来自气候变化、地质学、以及地缘政治方面的压力将促使新的市场动态的形成。而这种新的市场动态将改变目前我们的经济对碳氢化合物的依赖。约翰•艾尔金顿及加里•肯德尔报道。
  • en
  • 中文

一场争夺世界上仅存的石油储备的拉锯战有可能会愈演愈烈。最近,尼日利亚武装分子宣布,他们反对中国一家大型能源集团争取获得60亿桶原油储量的努力,并把这些潜在的新投资者比作“蝗虫”。尼日尔三角洲解放运动组织告诉记者,中国企业在其它非洲国家的既往表现似乎表明,“(他们)进入尼日利亚的石油业,对拥有石油资源的社区将是一场灾难”。

无论事实如何,在未来的历史学家的眼中,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尾声或许正是一场人类发展史上独一无二的、无法复制的篇章的开始。现在连石油公司都已经意识到,石油时代已经无可挽回地进入衰退期,尽管这一衰退期还会持续数十年。众多国际石油公司(IOCs)正逐步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们必须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彻底的转型,否则公司势必会走入困境。

从表面上看,一些所谓的“超级巨头”运营良好。在《财富》杂志全球500强的榜单上,2008年全球最盈利的七家公司中,六大石油公司均占有一席之地,他们是壳牌、埃克森美孚公司、BP、雪佛龙、道达尔、以及康菲石 油公司。唯一一家与寻找、开采、加工、运输、销售石油均无关的企业是排名第三的沃尔玛。石油行业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尽管没有几个商业模式依赖于他们是否 可以轻易地得到相对低价的石油。

令这些公司感到担忧的是,对全球石油工业而言,2008年有可能是巅峰之年。与此同时,在来自地质、地缘政治、气候等方面的压力的驱使下,新的市场动态也应运而生。与以往相比,目前更迫切的石油问题就是运输问题。廉价可靠的运输燃料是维系我们的全球化经济的生命线。因此,当我们进入到一个石油供给缺乏可靠性和廉价性的时代的时候,我们所面临的影响将会是深远的。

壳牌、BP、埃克森美孚等三家公司的液态烃产率分别在2002年、2005年和2006年达到了各自的最高值。而对这样的公司而言,当前的经济范式要求他们对各自的储备进行替代。投资者们在评价各国际石油公司时,除了要考虑他们在预算范围内按时实施项目的能力外,这一点也是主要依据之一。国际石油公司所面临 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石油储量丰富的国家对他们自己的石油公司的石油资源管理能力越来越有信心。这些国家曾经为了获得国际石油公司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做出了慷慨的让步。而今,这些也变得无关紧要了。

为了满足投资者们的预期,各国际石油公司不得不采取风险更高的发展战略,转向了能源密集型(并且对气候能够产生潜在影响)的非传统的石油替代品,如沥青砂(加拿大)、气变油(卡塔尔)、以及煤制油(中国及其他地区)等。这些途径并非上上之选:它们只是在外部市场压力下的无奈之举。

同时,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就是,尽管使用液态烃燃料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应,我们的经济依然离不开它。我们无法指望那些“生意人”用换汤不换药的办法开发出破坏性更强的衍生品来让我们摆脱对液态烃燃料的依赖。

不仅如此,“石油峰值” 更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石油峰值是指全球石油产量达到最大值后开始稳定下降的产量。这个基本原则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非再生性资源由于具有有限性,因此, 其生产不可能无限扩张。并且,世界各国在实践中也证明了这一点。目前争论的焦点在于,全球石油生产的峰值究竟是多少。

持 “已达峰值论”观点的人认为,我们已经达到石油峰值,世界石油产量将不会超过每天8500万桶。与此相反,持“未达峰值论”的人则指出,我们还有大量未曾开发的非常规储备,例如,蕴藏在亚伯达地区的丰富的沥青砂资源。此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出现新的地区供人类进行油气的勘探和开发,例如北冰洋这样的边界地区就蕴藏着丰富资源。

不幸的是,重要的并不是非常规资源以及边界资源的绝对总量,而是这些资源的开发和销售速度。从定义可知,这些都是“难以开发”的石油。由于液态运输燃料影响着全球经济体系的稳定,因此,其生产率受到金融、社会、环境等一系列备受关注的因素的制约。

与此同时, 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首脑终于认识到科学家们一直以来的警告的重要性:为避免全球气候变化带来巨大影响,与前工业化时代相比,全球平均表面温升必须限制在2摄氏度之内。就我们目前对气候变化科学的理解,为了尽可能地避免2摄氏度温升,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必须在未来的5到10年内达到其峰值,并在2050年降低 到1990年水平的80%。而实际上,为了达到这一标准就需要我们在本世纪中叶实现能源系统的零碳化转型。

那么,何为零碳能源体系?除了大力提高建筑和家用电器的能效,并且大规模使用可持续再生能源技术外,在缺乏二氧化碳捕获和封存条件下,燃烧化石燃料的行为将 受到限制。这就意味着,诸如发电厂等固定设施的化石燃料的使用必须受到控制。而这些设施的碳捕获和碳储存(CCS)必须落到实处(参见《碳捕获与碳储存发展的障碍与展望》一文)。引人注意的是,零碳能源体系还意味着在交通领域,如运输等,不能使用除了生物燃料之外的其他液态碳氢燃料。

当然,对国际石油公司而言,这并不是一件能够让他们感到高兴的事。目前,他们的核心业务包括:地质碳资源的挖掘,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液态燃料,然后再将它们卖给消费者。而通过利用燃料在内燃机中燃烧产生的动能,消费者能够去到他们想去的任何地方。而到了2050年,这些活动在世人眼中将会变得非常原始。

约翰·艾尔金顿:可持续性组织飞鱼星组织联合创办人。个人网站为:https://www.johnelkington.com
加里·肯德尔:可持续性组织能源部及气候变化项目主管。

首页图片由 Febe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