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第三次石油危机

国际能源署执行干事田中伸男指出,高能源价格已然出现,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在电力行业有一个范式转换。谭•科普塞报道。
中文


国际能源署(IEA)执行干事田中伸男是能源方面的世界级权威,他所领导的机构为28个发达国家担当能源政策顾问。因此,当田中最近说,“我们不能再期望低能源价格了”,而且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在能源生产上来一个“范式转换”,能源前景显然正在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的核心就是石油。为了应对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国际能源署应运而生。在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期间,田中是日本代表团的成员。他在9月于爱尔兰都柏林举行的亚欧环境论坛上发言时表示,我们正经历第三次石油危机:一个“供不应求”和油价波动越来越大的时期。石油需求强劲增长、上游瓶颈、剩余产能不足以及不断变化的政局搅在一起,造成了这种局面的形成。

世界石油支出占GDP的百分比如今达到了与第二次石油危机时同样高的水平。长期来看,前景依然没变:油价将保持高位。不过,中国和其他的亚洲国家乃首次面临着这些压力。由于需求处于历史低位,这些国家未受到先前石油危机的冲击。当前的情况还掺杂了中国和印度的政府石油补贴。

不过田中认为,逆境同时也带来机会。第三次石油危机将推动创新,而这种创新为应对我们时代的另一巨大挑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减缓气候变化——所必需。高油价刺激了可再生能源技术投资的增加;田中表示,我们正看到“太阳能光伏研究的投资增加”以及“第二代生物燃料的开发”。他以美国运动型多功能车的使用在减少和越来越多的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为例,说明油价推动行为的改变。长期来看,在社会趋于理性化和个人生活方式作出改变的情况下,高油价不仅可能使能效提高,而且可能导致彻底的“需求崩溃”。

对于国际能源署成员国之外的能源制度变革的时机,田中十分热心。“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机之后,日本和欧洲无疑建立了一个非常有效率的制度,如今该是中国或印度转向一个全新制度的时候了。中国无疑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在未来展示一个绿色或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第三次石油危机是建立效率高得多的能源制度的机会。”但是,为了提高能效,田中建议这些国家开始逐步取消石油补贴。“(石油)需求在美国和欧洲等国大致持平,而在中印等国、东盟或中东,需求依然在上升。为了提高能效和节能,我们需要在这些国家更好地发挥市场功能,市场信号必须直达消费者。”

田中表示,八国集团到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减少50%的目标是国际能源署十分重视的目标。他强调,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但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能源生产有必要来一次“范式转换”。他指出:“(世界能源的)50%必须来自可再生能源,整个电力行业必须脱碳。” 

国际能源署最近发布了一份报告,详述了其成员国如何能加快其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这项研究称,高成本正在阻碍这一进程,并建议政府进一步消除非经济壁垒,适当制定更多的激励措施。一般而言,政策应该更加可预测、更透明、更稳定。田中同时也承认需要给碳定价,这可能会把传统的碳密集型能源价格推向更高。

田中表示,脱碳也将意味着利用对环境有一些负面影响的技术,包括核能。他指出,从全世界“约四分之一的发电应该来自核能。但是,要使其成为可能,我们必须从现在起到2050年建造32个核反应堆——一个巨大的挑战。”他还预测,碳捕获和储存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田中看来,我们必须依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化石燃料。他主张在环境考虑和开发石油储量的需要之间取得“平衡”。他警告不要排除在加拿大油砂、阿拉斯加荒野或近海油田中的能源,尽管这些勘探形式将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田中认为,如果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寻求保护自身的环境而在别的地方寻求石油增产,这是一个问题。“假如美国不是真正地在扩大生产,你又如何来要求其他国家增加产量或者进行更多的勘探?”

田中谈到了“能源革命”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但是他提出的诸多解决方案出人意外地保守。在各国继续依赖他所推荐的来自化石燃料和核裂变的能源的情况下,应对全球变暖所需的变革会发生吗?我们面临的挑战实际上可能比任何石油危机都大,即便是如国际能源署这样的多边机构,也缺乏必要的眼光和想象力,以标出一条度过这一真正全球危机的路线。

谭•科普塞:“中外对话”运作和发展主管。

首页图片版权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能源机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