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尼日利亚石油工业的新面貌

中国已崛起成为非洲石油储量丰富的尼日尔三角洲的一个主要投资者。古德温•恩娜娜希望西方的错误不会重现。
  • en
  • 中文

对于那些渴望看到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到非洲的人来说,2006年开启了非常乐观的一页。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宣布向非洲人口最多的尼日利亚投资23亿美元。该协议是中国对非洲的最大一笔投资,使得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拥有了一个海上油田45%的股权。中国目前已部分控制了尼日利亚一个日产量可达18万桶的油田。

中国对非洲的投资只不过是过去几年间中国进入非洲的诸多举措之一,这也是伊拉克和中东其它地区冲突动荡不断加剧使然。非洲另一个主要产油国安哥拉已经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中国最大的供油国。

中国在赞比亚、南非、加蓬、喀麦隆和刚果(金)的经济利益急增。中国从南非寻求铁矿和铂,从刚果(金)和赞比亚寻找铜和钴,从喀麦隆和刚果(布)寻求木材。这些都是中国发展不断增长的工业所需的原料。现在成果已经开始体现出来。1995年,中国和非洲贸易额只有30亿美元,2005年达到了320亿美元,今年有望达到500亿美元。而到联合国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削减贫困的2015年,中非贸易额有望达到1500亿美元。

一些人将中国对非洲的“热恋”命名为“对非洲的新掠夺”,这在非洲的一些国家更加明显。尽管苏丹潜伏政治危机,吸引国际关注并要求对其实行制裁,但苏丹对中国的出口占其出口总量的比重已从1995年的10%剧增到2005年的70%。北京今年早些时候还说,将在塞内加尔投资3500万美元建造西非最大的剧院,这也是中国首次涉足非洲的娱乐业。

但是,中国对非洲不断增长的兴趣最主要集中在这片大陆的产油国上,而这已招致了诸如美国这样的全球玩家的批评。中国承诺投资40亿美元修建尼日利亚的炼油厂和发电站。类似的慷慨还体现在安哥拉,中国承诺为安哥拉投资40亿美元,用于重建当地的道路和其它基础设施。

这种“新掠夺”与17世纪和18世纪出现的将大批非洲年轻人贩运到欧洲和美洲的掠夺行径有什么相似性吗?我认为没有。西方帝国主义根本没有“生意”的色彩,只是赤裸裸的基于无知的强暴,至今仍有一些非洲人在寻求赔偿。但今天的石油合同是生意行为,有关各方有意识参与的合法生意,而且各方都能从生意中获益。对尼日利亚来说,最主要的挑战是如何保证1.3亿人口的绝大多数都能从源源不断的石油美元中获益。

过去的经验并不令人感到欣慰。尼日尔三角洲半个世纪的石油开采,只是让该地区的百姓比在他们周围发现石油前更加贫穷。更令人担忧的是不计后果的溢油和油井气燃烧导致的生态破坏。

古德拉克·迪格波是尼日尔三角洲奥戈尼产油社区的激进主义者。他相信,石油对他的社区带来的更多是伤害而不是好处。他上个月在纽约对我说,“你在奥戈尼看到的全是痛苦”。迪格波从1995年起就一直住在纽约,当时萨尼·阿巴查的军事政权试图杀死他。迪格波是萨罗·维瓦的盟友,维瓦是奥戈尼人生存运动的领导人,11年前被阿巴查政府所害。

尼日尔三角洲对所有造成他们面临生态灾难的个人和机构有一种深深的仇恨。今年3月我走访该地时曾打过交道的另一个尼日尔三角洲人士和迪格波一样愤怒和言辞激烈。他说,“壳牌集团彻底把尼日尔三角洲变成了一个地狱”。当我走访了该地区的几个油井气燃烧地时,也些许感觉到了地狱的气息。

尼日利亚目前每天生产的75%的天然气都被燃烧掉。专家们说,在尼日利亚,为了一桶油,平均要生产1000标准立方英尺的气。对每天220万桶的产油量来说,就意味着每天要浪费22亿立方英尺的气体。无论怎么说,这都是巨大的浪费,也严重增加了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根据世界银行2002年的一份报告,非洲最令人震惊的环境疏漏就在石油部门,因为天然气燃烧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比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所有的排放量加起来还要多。

油井气燃烧向大气体排放了含有多种有毒物质的混合气,包括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科学家说,甲烷比二氧化碳更有可能导致全球升温。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小组的评估显示,20年以后,1公斤甲烷要比1公斤二氧化碳 的效力强62倍。

这些事实对尼日利亚石油业最近的这位新欢又意味着什么呢?第一点,它要求注意从一开始就需要成为一个环境友好型的开发者。壳牌集团在尼日尔三角洲开发的时候,尼日利亚仍处在殖民主义统治时期。许多该地区的人认为,在尼日利亚获得独立几十年后,壳牌集团还没有摆脱殖民者的姿态。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不能带着像壳牌集团这些年来在该地区显示出的那种傲慢自大来进行开发。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每一个投资者的希望都是获利,而不是受苦。真正的获利是惠及合同中的每一个利益攸关方。不管是谁签署了批准在尼日利亚开发的合同文本,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都必须把当地的社区看成是开发过程中的利益攸关方。

一些科学家认为,是全球变暖导致了去年美国和拉丁美洲的系列飓风,这表明石油公司不顾环境的行为带来的后果,不再只是上述行为直接受害社区自己的问题了。所有人都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将全球变暖和飓风肆虐联系起来的证据可能仍然显得模糊不清,但这是一个值得严肃看待的潜在危险。

忽视这些责任可能最终导致自我毁灭。建立在掠夺自然环境上的繁荣根本就不是繁荣。这只是未来灾难的延缓发生。问题不是环境对阵开发或生态对阵经济,两者可以也应该被融合到一起。这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必须郑重迎接的一个挑战。

古德温•恩娜娜是尼日利亚《商务日报》的助理编辑,曾获得2005年的Kalaam消费新闻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