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干旱肆虐,肯尼亚牧民转向芦荟寻找出路

四个降水稀少的雨季过后,中国对芦荟的需求和投资为肯尼亚的牧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
  • en
  • 中文
<p>肯尼亚牧民已经从尝试种植芦荟中受益。他们通常手工提取芦荟液。一家中国公司正在巴林戈郡(Baringo)修建一座芦荟液机械加工厂。图片来源:Andrew Linscott / Alamy</p>

肯尼亚牧民已经从尝试种植芦荟中受益。他们通常手工提取芦荟液。一家中国公司正在巴林戈郡(Baringo)修建一座芦荟液机械加工厂。图片来源:Andrew Linscott / Alamy

通往肯尼亚东非大裂谷巴林戈郡(Baringo)萨博尔村(Sabor)的道路崎岖曲折。一路上,人们不得不忍受满地的碎石和地面上反射的骄阳。

长期以来,当地主要以畜牧养殖为主。但是,这项产业面临着无数的挑战,包括牧场和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严峻的形势助长了盗抢牛群的行为,而这又导致了枪支和其他非法武器的扩散。

干旱的时候,牧民们不得不亏本贱卖他们的牲畜。来自内罗毕和全国其他城市的屠夫涌向这些村庄,以极低的价格收购牲畜,一头成年母牛有时只能卖到50美元。

3766

今年1月至4月,肯尼亚约有3766头牲畜死于干旱。

57岁的杰克逊·切博伊(Jackson Cheboi)曾是萨博尔村的一名养殖户。他说:“这个营生没法干了,卖牲口跟卖废品一样,这价格简直没法看。”

干旱风险一直困扰着当地牧民。近几年的情况尤其糟糕,前所未有地连续四个雨季降水不足,不仅导致数千头牲畜死亡,同时也影响了牧民的生计,让该地区面临饥饿的威胁。

据肯尼亚国有媒体肯尼亚通讯社(Kenya News Agency)报道,今年1月至4月,约有3766头牲畜死于干旱——其中提阿缇(Tiaty)选区死了1338头,巴林戈郡南部(Baringo South)死了1245头,而气候变化导致的饥荒更使44300户家庭受灾。

芦荟种植:气候变化下的出路

为了减轻损失,巴林戈郡一些像切博伊这样的农民决定多样化经营,种植芦荟并出售相关副产品。芦荟是一种适宜在干旱和半干旱条件下生长的多年生植物,而且众所周知具有很多药用价值。人们发现,这种作物可以作为帮助洛鲁克(Loruk)、基马勒(Kimalel)、萨博尔(Sabor)和科里马(Koriema)地区牧民走出气候困境的一种有效手段。

芦荟种植在巴林戈郡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产业。2004年,欧盟曾捐资约15万美元开展了一个芦荟种植、采收和加工的推广项目。虽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成功,然而由于管理不善和定价机制不合理,使当地农民对种植芦荟失去了兴趣,最终导致这家合资企业在2008倒闭。

现在,切博伊和其他一些农民通过他们的社区组织科里马·基马勒·萨博尔农民合作社(Koriema Kimalel SaborFarmers’ Cooperative Society,简称KOKISA),正在扩大种植这种作物。他们已经生产了好几种芦荟产品,比如肥皂、洗发水和治疗各种小病的草药。

我的牲畜有些被旱死了……我现在完全靠种植芦荟来维持我的日常生活所需。
杰克逊·切博伊,曾是一名养殖户

除制成品外,当地农民还向外国商人(主要是中国商人)出售芦荟液。这些商人前往可以到达的村庄购买固化的汁液,然后出口到他们的国家。切博伊在萨博尔村告诉中外对话:“这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我没有其他收入。我的牲畜有些被旱死了,有些被偷走了。我现在完全靠种植芦荟来维持我的日常生活所需。”

另一位来自北巴林戈郡(Baringo North)的农民阿尔弗雷德·切克沃尼(Alfred Chepkwony)说,芦荟是巴林戈郡人民面对众多气候变化挑战时的唯一出路。

Aloe vera garden in Kenya
科里马芦荟加工厂厂区里的芦荟园。图片来源:Shadrack Omuka

他说,种植芦荟正在慢慢改变当地牧民的生活。“与那些仍然只依靠畜牧养殖的人相比,我们的生活有所改善,”他说。“种植芦荟后,抢劫牲畜的少了,我们遭受的气候相关损失也少了,因为人们的日常收入主要依靠种植芦荟。为了好管理,牲畜也只养很少的几头。”

巴林戈郡芦荟生物企业发展项目(Baringo Aloe-Bio-Enterprise Development Project)的负责人约瑟夫·恩伊蒂奇(Joseph Ng’etich)证实,种植芦荟改善了巴林戈郡许多人的生活。恩伊蒂奇说:“芦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作物。所以我们鼓励当地人种植芦荟,而不再依赖畜牧养殖。中国的芦荟产品市场很大,他们可以把产品销往中国赚取丰厚的利润。”

尽管用芦荟液制造的美容产品和药物在当地的需求也很大,但大多数农民更愿意以每公斤1.5美元的价格把芦荟液卖给中国商人。

肯尼亚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s Kenya)研究部主任埃文斯·塔拉查(Evans Taracha)表示,巴林戈郡每英亩土地可生产7吨芦荟液,每月产值超过15000美元,而畜牧业在这个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则很难赚到这么多的钱。

图尔卡纳郡:同样的故事

不光是巴林戈郡的农民在通过种植芦荟来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附近的图尔卡纳郡人也成立了农民团体,打算全面开展芦荟种植和生产各种副产品。

他们的社区团体——纳拉帕图伊社区自然资源管理委员会(Nalapatui Community-Base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Committee)——由35名成员组成,大多数是妇女和年轻人。在这个机构的领导下,当地人放弃了畜牧业,开始种植芦荟。

肯尼亚林业研究所(Kenya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的帮助下,小组成员不再依赖野生芦荟,而是建成了苗圃,开始培育这种植物,以确保芦荟液的稳定供应。目前,他们正在生产肥皂和美容产品,并在当地的卡库玛(Kakuma)难民营和洛基乔科(Lokichogio)镇出售。

与巴林戈郡的情况一样,这项产业改变了图尔卡纳郡西部 (Turkana West)纳拉帕图伊(Nalapatui)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这个村子所在地区以前也经常遭受牲畜抢劫等犯罪行为困扰。

纳拉帕图伊(Nalapatui)村农民伊库洛·伊库坦(Ekuro Ekutan)说:“卖芦荟产品让我有钱开始做其他生意。比如,我在村里开了一家小店,卖各式各样的产品。”

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

培育芦荟不需要使用很多化学药品,而且几乎不需要除草。当地人说,种植成活后,这种植物会自己杀死杂草,而且由于叶子两侧和顶端都带刺,动物也不吃它。不过肯尼亚农业研究所(Kenya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公布的信息则建议,每英亩应该使用大约20公斤的氮-磷-钾肥,并偶尔使用杀虫剂来防治以芦荟液为食的粉蚧。

提取芦荟汁液并将其加工成最终产品并不容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Aloe vera sign in Kenya
卡里马(Koriema)芦荟加工厂门口新竖起的Zonken公司的宣传板。图片来源:Shadrack Omuka

基马勒村(Kimalel)农民帕梅拉·切普成(Pamela Chepcheng)说,必须将芦荟液加热到能够凝固的程度。“一旦液体变稠,就要从沸腾的锅中倒入另一个容器中冷却。大约30分钟后,粘稠的汁液会变成固体,”她说。“然后把这些固体材料碎成小块,装入麻袋,就可以出售了。”

切普成说,整个流程非常繁琐,有时不得不雇用许多工人来做这项工作,“与我们的整体利润相比,这个成本还是挺高的。”

根据恩伊蒂奇的说法,一个农民一天可以从这种植物中挤出多达5升的绿色液体。住在偏远地区的农民很难自己将产品卖到市场上,他们往往以每升0.30美元的价格将芦荟液卖给商人,一个月最多可赚45美元。

他说:“中国商人以每升1.5美元的价格(从市场)购买芦荟液,但农民认为价格应该在4美元左右,这样才能让买卖更有利可图。”。

尽管赚钱不多,但切普成并不失望。她告诉中外对话,种植芦荟让她有能力为家人建房子,送孩子上学。她也能够养活他们,不像以前那样需要依赖救济食品。

“卖芦荟液的钱可以做很多事情,”她说。“支付我六个孩子的学费:三个上小学,两个上高中,一个在本地上大学。”

芦荟种植商业化

两年前,巴林戈郡政府与来自中国的Zonken生物科技有限公司(Zonken Biotech Company Limited)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以促进该地区的芦荟种植和销售。

根据谅解备忘录,Zonken公司的任务是促进芦荟种植和销售,以及收购当地农民的芦荟液,而巴林戈郡政府则必须为其划拨土地建设一家芦荟加工厂。

巴林戈郡负责人斯坦利·基普蒂斯(Stanley Kiptis)说,签署谅解备忘录的主要目的是将该地区的芦荟种植商业化,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我们需要我们的人民改变心态,从依赖畜牧养殖转向芦荟种植,这项投资比只饲养牲畜更有利可图。作为政府,我们希望看到农民过上体面的生活,”基普蒂斯告诉中外对话。

“我们有7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经休耕了几十年。如果我们能在这片土地上种植芦荟,就能永远改变我们的生活;他说:“现在,依靠饲养牲畜已经过时了。”

Zonken公司方面已经开始改造巴林戈郡南部科里马村一个停用的设施来加工芦荟液。新工厂将一改目前农民手工加工芦荟液的做法。

该公司代表威廉·金(William Chin)说,公司一旦开始运营,预计还会雇用许多35岁以下的女性和年轻人。他说,公司还将为农民们提供一些激励措施,“进一步鼓舞他们因价格低廉而长期低落的干劲”。

翻译:Este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