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疫情后中国气候报道的使命

过去一年中国优秀气候报道的作者与专家在网上研讨会中分享了讲好“气候故事”的经验和体会。
中文
<p>图片来源:中外对话</p>

图片来源:中外对话

在2020年这个全球疫情汹涌、动荡此起彼伏的夏天,“气候变化”似乎被迫后退成了一个“遥远”的话题。有关“危机”的新闻层出不穷,以至于人们几乎有些难以想起,就在不到一年之前,“气候变化”这一人类最大的系统性威胁(most systemic threat to humankind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语),在全球范围内为媒体广泛报道并引发持续的全球关注。

2019年是气候报道的“井喷”之年。这一年针对全球100家大型媒体的调研显示,有关“气候变化”议题的报道内容比2018年增加了73%;《牛津词典》在年底将该年的年度词列为“气候紧急状态”,原因是这一词的使用频次比前一年增加了一百多倍。这一年以青年为主导的“Fridays for Future”气候运动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如火如荼地展开;愈演愈烈的极端天气、山火、消融的冰川与全球的气候运动催生了公众对气候议题的高度关注,更多媒体加大投入气候报道,并探索新的报道方式。一项由记者组织的“气候报道”(Covering Climate Now) 全球新闻倡议,到去年底已有超过400家媒体加入。这项倡议致力于“加强对决定我们这个时代的议题——气候议题的报道”,并通过这一媒体网络放大这些报道的声量。

在中国,2019年的气候报道也一定程度上呈现了与国际“共振”的局面。“气候变化”的百度资讯指数热度是2018年的5倍多,有关夏季高温、亚马逊大火等议题在经由媒体报道之后在社交媒体上引发更广泛讨论,对气候变化的关注突破了环保的“圈层”。

虽然2020年初开始的新冠疫情将气候变化暂时挤出了媒体的头版头条,但气候危机并没有因此减缓脚步。相反地,疫情后的一些经济刺激措施如果设计不当,有可能进一步推高全球碳排放,并“锁定”更严重的气候影响。关于气候变化的报道和传播不但不应因疫情而中断,反而应进一步加强。

2020年,中外对话与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民促会)再次合作举行了2019年“优秀气候传播案例”的评审与交流。在收到的50多份由各媒体记者、民间组织提交的2019气候报道和传播案例中,评审委员会评选出了最佳案例,力图反映过去一年中国气候报道和传播的最高水平。7月24日,中外对话与民促会邀请优秀案例的作者与民间组织代表与近70位同行进行了线上交流,探讨气候报道在中国面对的挑战和机遇,分享气候传播的心得体会。

截至6月29日,重庆暴雨已致21万余人受灾。图片来源: Alamy

2019优秀气候报道案例

气候新闻报道最佳案例

张子竹、黄晏浩, 财新周刊
《马德里气候大会:令人失望,明年再谈》

气候专题/解释性报道最佳案例

彭骎骎、杜偲偲,财新周刊
《创造碳市场》

王嘉兴, 中国青年报
《地球发烧时》

气候专题/解释性报道优秀案例

夏志坚,  知识分子
《木里山火,并非偶然》

气候创新报道最佳案例

张永宁, 中国天气网
《中国旱涝五百年》

本次案例评审委员会成员为:曾繁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贾鹤鹏,资深科学记者,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荆卉,能源基金会传播总监。

除了优秀气候报道案例外,创绿研究院绿色和平针对马德里气候大会和可再生能源的公众传播案例也分别获评民间组织气候传播的最佳案例和优秀案例。

本次交流会的发言精选

贾峰, 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主任

今天气候变化这个话题已经不像过去这么神秘和生僻了,它已经逐渐从科学家的研究报告进入到大众媒体,成为很多人包括普通公众都要谈到的问题。从气候传播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可能有这么几个目标要实现。第一,我们要传播气候变化方面的科学知识。第二,我们要传播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第三,我们还要把有关气候变化的理论行动和实践变成公众能够接收,善于接收、喜欢接收的这样的故事,在媒体上和社交场合进行分享。

在这方面我觉得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如何把气候变化的话题和公众的衣食住行、绿色低碳的生活的转变相结合。这方面我们既缺乏相关的研究,也缺乏生动和有感染力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是为了让中国社会,不仅是政府,不仅是企业,而是中国的普通公众也能够具有保护环境和保护地球文明的这么一个高度和胸怀,从而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正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模式。我觉得这可能是我们最终气候传播的目标和我们的使命。

曾繁旭,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媒体人和科学家的“大脑”是非常不同的,记者总是希望找到戏剧性的故事,科学家希望找到科学真理。如果要讲好气候与环境的故事,记者要更多的去了解气候话题的主流科学观点,甚至应该去了解科学界的“潜规则”,帮助自己更快地找到有效的信息。

此外,我们应该寻求如何在经典的气候议题里面,去融入一些宏观的社会视角,从比较整体性的角度来理解气候和社会经济的复杂关系。在气候报道中带入更多有意思的社会视角,或者是把一些政策性的内涵也勾连出来,也是让它更大众化的途径。

王嘉兴, 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记者,《地球发烧时》作者

报道气候议题比拼的是记者对一个问题认识的深度。反思《地球发烧时》的写作过程,我仍然认为这个宏观的内容(高温与全球变暖)应该找到更好的办法去和微观与个人的内容相结合,让这部分变得更易读、好看。所以在做科学和气候报道的时候除了常规报道,我们也可以尝试多与公众关注的热点结合,更好地打动读者。

此外我觉得做科学报道要多打比方,要多说“人话”,如果报道有很多的专业术语、很多的数字,如果没有对它进行一个解读,对读者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在我们编辑部,会强调能不用专业术语就尽量不用。如果一定要用,一定要用一些比方和解释,帮助读者理解。

最后,我在采访科学研究者的时候,会注意拿一些公众关心的问题和公众普遍的认知去“碰撞”他,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让公众和科学家产生对话的过程。对于不太关注公众传播的科学家,记者其实可以起到这样一个桥梁的作用,如果这个时候科学家有一些很好的表述,呈现出来也是很好的。

荆卉, 能源基金会传播总监

我们做气候传播的人常常会听到类似这样的问题,比如说气候和我有什么关系,我个人的或者微观层面的改变到底会带来多大的效应?或者是说气候行动喊了这么多年,到底是有些什么样的改变?这些就是我们在做气候传播时一定要解决的信息和认知壁垒。气候问题是有一定的知识门槛的,如果想要公众有更大的接受度,需要破除这些壁垒,甚至打破一些迷思。比如说有些人认为低碳发展势必会增加成本,会影响GDP,那么打破这样一些迷思之后,才有可能在比较一致的频道上来进行对话。

张永宁, 中国天气网

气候传播想要扩大受众范围,议题传播就应该不仅仅面向某一个群体说话。聊气候变化不能只是说“升温多少度”,而且要说气候变化对各个行业的影响,更多地关注人们当下的生活,拉近这一话题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此外,我认为应更关注一些“见微知著”的故事性的报道,从一些社会话题中来切入气候变化这个点会更容易引起普通受众的共鸣。 在我看来,一切新闻都是气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