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冰川融化将给中国和南亚带来挑战

最近一份报告揭示了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冰川退缩会带来哪些威胁,奥梅尔•艾哈迈德写道。
  • en
  • 中文

国际山地综合开发中心(ICIMOD)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100年,即便全球温度升高幅度能控制在1.5摄氏度以下,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的冰川总量仍会减少三分之一。

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2摄氏度,则会有49%的冰川消失。

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监测和评估项目(HIMAP) 的这份报告探讨了导致该地区这一变化的16个因素,填补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这方面的空白。


众所周知,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素有亚洲水塔之称。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湄公河、黄河、长江等十大河流都发源与此。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气温升高的速度是全球平均值的三倍。上世纪70年代以来,这里已经有15%的冰川消失了。

冰川后退将给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区的2.4亿人带来直接的影响。对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冰雪融水是不可或缺的。

不仅是他们,下游地区的19亿人也将面临种种问题,而最受影响的地区之一就是流经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以及阿富汗的印度河流域。

汇入印度河的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占其径流量的近80%。可以说,所有这些发源于喜马拉雅地区的河流当中,最离不开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就要数印度河了。相比之下,恒河和雅鲁藏布江则大部分依靠降雨。随着冰川后退速度的加快,印度河的径流量虽然会增加,但却变得更加难以预测。

苏黎世大学地理系的托拜厄斯·布鲁赫是上述报告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冰雪圈相关章节的主要作者之一。他说道:“印度河冰川覆盖范围很大。虽说喀喇昆仑山脉的冰川处于物质平衡的状态[即冰川的堆积速度与消融速度相当],但这种平衡中却既有冰川的融化又有冰川的快速推进。这个过程增加了冰川湖发生溃决洪水(GLOF)的风险。而另一方面,[喜马拉雅西麓印度]拉胡尔和斯皮提县快速退缩的冰川也给其下的土壤结构造成了破坏。”

他还说,冰雪圈中消失的并不只是冰川。随着冰川的退缩而解冻的冻土层(即冻结多年的地下层)也会导致山体不稳。

据ICIMOD流域及冰雪圈区域项目总监阿伦·巴荷塔·什雷斯塔介绍,印度河流域地区也是最关注降雨的地区之一。虽然科学上还无法对影响南亚季风的西部气旋作出解释,但此地降雨模式变得更加不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却是显而易见的。

灾难增加与危险的大坝

印度河流域是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受极端天气事件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1980年至2015年间死于极端天气事件的人数也是最多的。而拟建或在建的大坝和水电项目很有可能会加剧这些风险。这些项目中就包括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中在中方资助下修建的巴基斯坦水利项目。

2010-2014年间,发源于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的河流流域受洪灾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资料来源:EM-DAT/CRED

既然这些河流的径流量至少到2050年都有可能保持不变或增加,那么要想对拟建的大坝项目重新进行评估就不太可能了。毕竟,径流量变化对大型蓄水项目来说是个利好,因为它们可以起到平稳河流全年流量的作用。

遗憾的是,从南亚以及其他地区既往的水电项目来看,它们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缺少环境保障措施。而且,单就印度来说,仅占全国人口8%的原住民社区却占到了大坝建设动迁人口的40%,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都居住在山区。

中国、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这四个印度河流域国家之间复杂的关系也让这一地区面临的问题更加严峻。鉴于其给整个流域以及流域地区群众带来的威胁,制定该地区开发方案时最好能够站在整个区域的角度全面考虑问题,并且同时还要结合制定灾害管理方案。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一些人呼吁将中国和阿富汗也吸纳为《印度河用水条约》的成员国。但是,在《条约》自身都面临压力的情况下,似乎没有太大的余力来推进这一进程。

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监测和评估项目(HIMAP)的这份报告为印度河流域的居民敲响了警钟,并且推动各方围绕发展规划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展开了一场对话。遗憾的是,这份报告中也清楚地说明,目前仍然缺少有关山地地区精确的地理信息。这是因为,有关山区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由决策者说了算。除非这种情况有所改变,否则印度河仍将是一条多灾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