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中国代表团为什么比以前开放?

  • en
  • 中文

去参加中国代表团的新闻发布会,顺便和中国外交部新闻司的人聊了会儿。他们说,本次代表团成立了中国新闻与交流中心,这还是几十年来在多边国际会议现场的头一次。

这个中心还真不是摆设。新闻司的人说,这里10天举行21场新闻发布活动,每天一场大型的新闻发布会,比美国代表团的活动还频繁。这几天,解振华团长接受不少外国媒体的专访,都是在中心的新闻发布会场里举行。

新闻发布会场能容纳60人,新闻司的人说,在第一场发布会时,来了有150多人。挤不进去,有些电视台把摄像机架在天花板上,一整排,很是壮观。于是第二天,新闻司在哥本哈根租了一块平板屏幕,好让外面的人能看到会场内的直播。这块平板有100英寸,据说是所有代表团准备的屏幕里最大的。

从无到有,这是一个进步。

自从奥运会以来,中国在国际场合采取了更开放的态度,和现代的发达国家比可能还不足,但和以前比,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这届政府还是希望能保持开放,尽可能获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承认所谓的“中国崛起”。从经济与金融危机到应对气候变化,中国越来越纠缠于国际事务,有此一举,也是理所应当。

另一方面,这也是吃一堑长一智。去年314西藏事件造成的影响,直接干系到奥运会的圣火传递。所以奥运会后,外交部和宣传部高层均有文章探讨跨文化交流与外交关系的问题。公共外交也随之变热,一个多月前,外交部新闻司成立了公共外交办公室。

中国与国际社会多沟通,尤其在应对气候变化议题上多沟通,目的是为了缓解压力,获得更多的理解。问题是,真正实现这一点也许还需要更大的改进。发布会多了,传播的技术、渠道和规模都变大了,这些都是可以用钱堆出来的。可是传播的内容才是效果好坏的决定性因素。笔者前天听了一次科技部副部长的发言。他向记者介绍了中国有多少科学家为IPCC服务,以及大规模的风能、太阳能行动的政策。其实这些在科技部的网站和中国气象局的网站都能查到,是极其基本的信息。

而显然作为媒体,更关注的,还是一些更实际,更与哥本哈根大会相关,有点分量的干货。我要是科技部的官员,就该谈谈他们怎么看待哥本哈根大会对技术转让问题的具体看法。

中国政府能否在新闻发布会上提供这种干货,其实,是一个比接受MRV原则还要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