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重返A计划

  • en
  • 中文

特约撰稿——西蒙•扎德克

我曾在“中外对话”发表的文章《改写拯救气候“A计划”》得到了很多反馈,现在在包括《中国日报》网等论坛流传。在距离哥本哈根闭幕不到48小时的时候,我想我应该结合之前的文章和时下的局势,做一些调整。

我的论点,简而言之,就是任何自上而下的多边协定,企图依靠主动承诺减排及依靠国际公共财政资金审核的可信度,都将注定要失败。相反,我认为,我们需要指望那些可能吸引国际合作的国家利益。在许多可能存在的国家利益中,我认为增长和发展理应是公认的优先对象。因此,“低碳增长与发展”应该而且必须成为气候管理的试金石。

很多人对我的回应称我不应如此悲观。他们相信某些国际协定是可行的,而国家的自身利益也不可能独立行事。(道歉,可能我忽略了其他意见或与原说法有所出入)。

理论正确与否不是重点,重要的是能否走上一条行得通的正轨。

如果“A计划”确实是对哥本哈根达成强有力协议的传统理解,那么事实证明我们已然败下阵来。如果这是挽救生态危机的唯一途径,那么,如此糟糕的成绩预示着灾难的到来。我的态度有所不同:首先,我们在实现传统理解时无功而返(太少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太少公共资金);第二,如果根据自己的利益行动,及时获得国际支持,我们就还能剩一口气。印度的太阳能驱动,中国在低碳增长中的大量投资,欧洲的碳交易框架,巴西对砍伐森林的行动……这些单边运动都远强于国际合作。

我并不是说代表国家和自身利益的行动要取而代之,而是说这才是真正变革的核心。因此,也就有了前文《改写拯救气候“A计划” 》。他们或能有效地促进国际行动,但他们也很可能会因此失去方向。尤其对于那些弱小的国家,最终他们或会成为新的难民,而非财富的创造者。

要促进低碳增长和发展,确实需要采取适应气候的行动。而这需要公共和私人的资金支持,且在某些情况下,国际公共资金不可或缺。就算达成了全球协议,技术转移的问题也难有所改善。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需要建立技术和国家(间)的具体协议。减少森林砍伐和土地利用的变化(REDD+)具有深远意义,且将受惠于某强大国际机构。但即使在这个领域里,也只有在紧要关头,钱的流动才是双向的。

与大家所说的悲观大相径庭,我其实是相当的乐观。不同的是,我的乐观来自于别的地方,来自于我看到社区,国内政治,国家政府行动和私人资金才是今天真正统治世界的因素。最后一点:一个更强有力的全球协议可以通过行动即时达成。这意味着,我们现在需要一个不要“冻结”可能性的协议。然后我们需要1000天密集的国家行动,来证明这些东西可以规模化的开展起来。再然后我们就可以回到谈判桌,重新审视协议。我担保,中国、美国、欧洲和印度的经济利益将不再是纸上谈兵,而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经济。胃口越大,他们就会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