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碳捕获与碳储存发展的障碍与展望 (二)

在报告的第二部分,何钢为中国应对这项重要科技应采用的技术和政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 en
  • 中文

一些研究和政策要求在中国规模化发展CCS,却往往忽略了中国的现实条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战略需要,现阶段做好CCS技术与政策的相关储备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加强能力建设。第一,分析和评估CCS技术路线。CCS技术目前还未臻成熟,因此,需要对中国未来能源战略有着重要影响的煤制油、IGCC等技术及其CCS技术进行重点研发与示范。对于中国未来CCS技术路线进行分析与评估。第二,加强碳储存的研究。中国的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对于可能作为碳储存的含煤盆地、含气盆地、含油盆地和深层盐构层等陆地和近海盆地结构,应加强地质调查研究,对于地层结构、储存潜力、泄漏风险、监测可能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与评估。第三,增强风险管理的能力。对于CCS技术的各个环节捕获、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风险进行系统评估和管理。第四,建立CCS治理结构和相关法律法规。最后,促进公众参与CCS的研究,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公众对于CCS及其价值与风险的了解。

其次,拓宽资金来源。由于当前国内能用于CCS的资金非常有限,国际资金的投入和支持显得非常重要,目前资金转移也主要通过国际碳市场来实现。清洁发展机制(CDM)作为京都三机制之一,在激励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减排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执行委员会(EB)正在讨论把CCS纳入CDM项目的范畴,但争议仍然非常大,反对者认为CCS可能产生的减排量将削弱CDM机制下经核证的减排量(CER)市场的有效性。即使把CCS纳入到CDM的项目范畴中,在现行的市场下,CO2 的价格是8-23欧元/吨,远低于CCS的成本(50-100欧元/吨),每吨缺口仍达30-60美元,必须通过其他手段来筹集CCS所需要的资金。此外,CER价格的浮动也使得CCS更难以吸引稳定的投资者。而行业减排机制,虽然有可能把电力行业作为整体纳入碳减排的安排,也仍在研究和探讨中。因此,国际气候变化协议必须寻求新的金融机制以满足CCS规模化发展的需要。

第三,深化国际合作。国际上对于CCS的探索仍在继续:英国通过新的立法,要求新建电厂项目必须安装CCS,否则将不允许上网。美国将投入10亿美元重启“未来发电”(Future Gen)项目,并将重点建设在伊利诺伊州的IGCC+CCS示范电站。欧盟经济振兴计划将10.5亿欧元投资用于7个电厂的CCS发展,并将在2015年建立一个具备12个示范电厂规模的CCS联盟。中国和美国也于2009年7月份提出建立中美联合清洁能源中心。随着中美、中加、中英、中欧、中日、中澳等双边或多边气候变化合作的CCS领域进一步深化,中国将与全球CCS同行建立联系、跟踪进展、了解动态、交流问题与经验(Know-how),为中国掌握 CCS技术并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努力奠定基础。

欲获取更多的详情,请点击下载Richard Morse, Varun Rai及Gang He合作的研究报告全文:《Real Drivers of CCS in China and Implications to Climate Change Policy

何钢:美国斯坦福大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首页图片来自:互动图片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