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解读中国的极端天气

这个冬天横扫中国的雪灾给运输和能源网络带来巨大的压力,但它们和全球变暖有关吗?皮尤全球气候变化中心解读了暴雪和变化气候之间的联系。
中文

这个冬天雪灾横扫了华中、华东和华南,给中国的运输和能源网络带来巨大的压力。天气最糟的几天正好碰上中国的农历新年,坏天气和春运高峰加在一起就形成了大混乱。由于天气造成的延误和关闭,数以万计的旅客滞留在机场和火车站。运输系统的阻塞也造成煤炭供应的明显迟滞,以燃煤为主的中国电力系统大受影响。

就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上述能源和运输问题提出了关键的疑问。下面,针对这些问题,华盛顿的智囊机构皮尤全球气候变化中心回答了四个关键疑问。

1. 中国雪灾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如何将其放在今天的全球气候大背景中来看待?

皮尤中心并不是一家气象研究机构,我们也无法对单个天气事件的发展做出直接的解释。但是,中国发生的情况似乎存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与世界其它地方频发的极端天气若合符节。2003年欧洲的热浪导致数千人死亡,过去三年威力无穷的飓风席卷了中国和美国大片地区,美国西部和加拿大西部的山林火灾急剧增加,近年来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还遭受了史上罕见的旱灾。近几年似乎出现了一个极端天气增加的全球性趋势,全世界有千百万人遭到了影响。

2. 中国的雪灾是否与全球变暖有关?

科学无法确定单个天气事件是否与全球变暖直接相关。然而,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文件中指出,全球的极端天气事件已经变得更普遍了,其中包括暴雨和暴雪、大旱、热浪天气和热带风暴。在个别地区,特定种类极端天气的增加被归因于全球变暖,如澳大利亚和欧洲的极度干旱。在北半球和全球范围内,平均降水和极端高温的增加也被归因于全球变暖。

人们经常搞不明白,冬天的暴雪为什么会和全球变暖有关呢?全球气温的升高怎么会引起暴雪?解释非常简单。暴雪需要水汽,而水汽来自温暖条件下海洋和大湖中水的蒸发。水汽穿越大陆时遇到较冷的空气,水分就会凝结,变成降雪。如果海洋或大湖上空的空气变暖,就会涵养更多水汽,降雪量就会增加。另外,无论是零下20摄氏度还是零摄氏度都会下雪,因此即使冷空气的温度上升,只要还在冰点以下,就仍然会下雪。

中国这场非同寻常的雪灾,当然符合严重天气事件增加的大趋势,这个趋势有着明确的记录。雪灾也可能是全球变暖的结果。尽管还不可能确定地说雪灾就是全球变暖引起的,就像卡特里娜飓风2003年的欧洲热浪那样。但是,它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教训,作为气候变暖的后果,社会将来必须对这类事件做好准备。

3. 2007年夏季以来,中国经历了若干极端天气事件,包括重庆和济南的洪水和飓风,以及冬天的雪灾。在全球变暖的语境下,主要自然灾害的频度是否在增加?

简单回答就是“是”。随着气候变化,极端天气的平均频度在上升。当然,灾害通常都是和人为因素联系在一起的,即使天气事件也是如此。例如,由于越来越的人住得靠近海岸,就有越来越多的人遭遇飓风,即使没有气候变化,灾害也会更加容易发生。人为因素再加上气候变化,只会让严重灾害的可能性增加。

4. 从频度越来越高的极端天气事件中,中国可以吸取什么潜在的教训?

气候变化千真万确且代价巨大,这就是中国从雪灾中能够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确实,美国和欧洲应该为大气中现有的温室气体负责。然而,考虑到当前的发展趋势,未来中国将成为最大的单个温室气体排放国;因此,未来要避免气候变暖的后果,中国也能做出最大的贡献。所以,中国必须理解未来经济各种发展途径的内在得失,这很重要。碳密集方式今天看来可能是最有利的经济增长方式,但是未来气候变化的经济代价却是切切实实又难以预计的,我们必须慎之又慎。

在历史上,风险管理者们都把过去作为未来的向导。但在气候变化上,未来不再是过去的重演。为了保证中国和所有其它国家都能应对气候变化,未来几十年里我们必须严格减少人为温室气体排放,以降低对未来的影响。我们必须对目前以及与其的影响进行评估,为一个与我们熟知的过去截然不同的未来做好准备。

举个例子。最近的雪灾表明,中国的能源安全和气候安全密切相关。目前中国约80%的发电都依靠煤炭,大部分的煤炭产自北部和西部省份,而用电需求的大部分增长则来自东部沿海地区。东部省份依靠公路和铁路运输获取内地的煤炭,就像最近的雪灾所显示的,运输很容易被极端天气阻断。因此,实现能源供应多样化,并且在全国范围内用低碳燃料代替煤炭,既能加强中国的能源安全,也能减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今后中国在扩大能源基础设施的时候,应该把气候安全和能源安全密切联系在一起考虑。   

皮尤全球气候变化中心是一家非营利性独立组织,设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网址为https://www.pewclimate.org/

首页图片由le ni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