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

“一水两制”——内地和香港的饮用水净化

  • en
  • 中文

翁晓欣,中外对话伦敦办公室实习生。

香港的发展与供水系统的建立和扩大息息相关,如何满足迅速膨胀的人口所需的供水量,一直是政府长期以来面临的严峻挑战。上世纪60年代起,港英政府就和广东省达成协议,每年从广东购入饮用水。可是内地的饮用水饱受污染困扰,香港如何为市民提供安全的饮用水?

香港购买的饮用水源自东江,是珠江流域四大水系之一,但近年来水质污染越来越严重。购买回来未经处理的水叫“原水”,属于“轻微污染”;东江水质最大的威胁来自开矿造成的面源污染和重金属污染,稀土开采尤甚,大规模养猪和不当的垃圾处理也为东江增加了不少负担。虽然,广东自2010年在东江展开了西江引水工程;但事实上,西江的水质也备受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侵害,充斥着重金属、大肠杆菌、氟化物等污染物。

香港和广东城市的水源同出一撤,但在质量上却有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香港采用的是欧盟生活饮用水标准,而内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则是从1985年来沿用至今(2006年发布的标准,但在2012年7月1日才强制全面实行)。为了达到欧盟标准,香港在深圳水库建立了生物硝化站作为初步的净化。到了香港之后,水需经过近10步的过滤净化措施和超过150项的化验,并立法规定水管的材质,杜绝饮用水受污染的各种可能性。当然,香港的人口和地方小、经济模式简单,配以完善的基建和法律,自然在饮用水处理方面相对容易执行。

图片来源:香港水务署

尽管如此,内地在2006年发布的标准已能与国际接轨,检测指标达到106项根据。要注意的是法律的执行时的漏洞,比如说,根据中国现有的法律,盗采矿产资源达到一定的价值,才能提出诉讼,地区政府在打击盗矿方面显得困难重重。新的标准能否落实,还要依赖法律本身和执法者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