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

阿布扎比将建一座“零碳城”

英国著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为一个沙漠之国设计了一个可供5万人使用的、没有汽车、靠太阳能发电的项目,使该国的部分石油财富有了新的投资渠道。约翰•维达报道。
  • en
  • 中文

这是一片宽阔的灰色岩石和土地,是地球上环境最为严酷的几个地方之一,在这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将要建设一座被称为世界上第一座可持续城市,该城市由英国设计师诺曼·福斯特为阿布扎比未来能源公司(ADFEC)设计。(位于中国上海附近的东滩项目的设计者也这样描述东滩。)

这个地方几乎没什么发展前景。几英里外就是一片被污染的海洋,夏季,烈日使温度上升到50摄氏度(120华氏度),这里没有淡水、没有土壤,也没有动物。但是,数百亿的石油美元将会被倾倒在阿布扎比市郊这块7平方公里的沙漠上。

这座城市叫马斯达尔,阿拉伯语的意思为“来源”,这座带城墙的城市计划容纳5万人和1500家企业。这里将不使用汽车,采用可再生能源实现自给自足,主要是太阳能。

1月21日在阿布扎比召开的未来能源峰会上,这座计划中的沙漠生态城市正式揭开了面纱

“这是一个极其雄心勃勃的项目”,福斯特在伦敦的“建筑实践”的资深合伙人杰拉德·埃文登说,后者已经为这个项目与其协同工作了9个月。“我们受邀来设计一座零碳城市。在这个荒芜的地方,我们需要回顾历史,看看古代的村落是如何适应环境的。”这些建筑将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座阿拉伯城堡,风塔收集沙漠的微风并吹走热空气为城堡降温。这里所有的建筑都不超过5层楼;整个城市采用东北-西南走向,使日照和阴影达到最佳平衡。

这座城市感觉更接近马拉车时代修建的许多城市。大多数道路将只有3米(10英尺)宽、70米长,以形成一个小气候并保持空气流通;屋顶可以透过空气,并在夏季反射阳光。每个建筑的200米之内都有公共交通工具,而街道都对着有柱廊的广场和喷泉。

“在马斯达尔,我们绝对没有采用标准国际建筑式样。我们的目的是找到光和热之间的平衡,”埃文登说。“一年中只有3个月气候非常热,但是在其他时候则比较湿润。”

建设一座新的城市是每个建筑师的梦想,福斯特的团队说他们是白手起家。设计思想是减少建设城市的所需能源,在人们在那里居住下来之后采用太阳能作为能源。

“我们将启用一座大型太阳能电站,为修建城市提供能源,”埃文登说。“80%的屋顶空间将被用于产生太阳能,因为我们期待在建设过程中科技得到发展,我们希望以后能够撤销这个发电站。我们能够从外界‘借用’能量,但是我们正在努力证明,所有能量都能够在这座城市范围内产生。”

设计师们也在计划一些高科技的小玩意。5万居民和所有在那里工作的人都将在三个高度的某一个高度上前行。一条轻轨将飞驰而过,把人们从马斯达尔带到阿布扎比城的钢筋水泥森林。第二个高度专供步行者之用,而第三个则专为“私人捷运仓”所用,埃文登把后者描述为“在道路中的轮轨或磁轨上行驶的小型交通工具,像无人驾驶的私人出租车一样”。他补充说:“这是一项可靠的技术。它们在荷兰已成为产品,在鹿特丹港通常被用于搬运集装箱。”

关于这个城市的成本、社会结构和居民组成等方面我们无从知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资金不是问题。阿布扎比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首都,它正在与相邻的迪拜竞争成为最光彩夺目的海湾城市,而环境被看作是一张新牌。

拥有至少1万亿的海外投资和将近1千亿桶原油,阿布扎比是世界上最富的城市。理论上,它的42万居民每人都拥有1700万美元,而他们也要为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都要多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而负责。

阿布扎比热衷于制造薄膜 太阳电池板,使马斯达尔成为全球太阳能制造工业的中心。

“这里将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革命的首都。它是产油国中第一个向可持续发展生活迈出如此巨大一步的国家,”保罗·杰雷诺德说。他是世界野生动物基金(WWF)的“一个地球生活”项目的主管,该项目的目标是在全球发展可持续社会。但是批评家们认为,对位于海湾地区这块世界化石燃料开采的心脏地带的其他国家来说,马斯达尔只不过是一块遮羞布而已。

“不能完全相信数字,” 地球之友(FoE)的主管托尼·朱尼珀说。“令人欢迎的是,他们在可再生能源上的投资高达数十亿美元,但是仍有数万亿美金投资于导致气候变化的石油经济。未来属于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但是已经没有时间去等待这场革命了。”

城市将如何运转?

零碳——100%的能源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光电技术、集光型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垃圾焚烧发电以及其他技术。

零废物——99%的垃圾通过填埋法、再利用和堆肥得到分解。

可持续运输——城市运输零排放。

建筑——尽可能多地采用循环材料或认证材料。

——人均消耗比平均值低50%。所有的废水都被循环利用。用太阳能对饮用水进行淡化。

公正公平贸易——受雇建设这座城市的所有工人都得到合理的工资。


来源:https://environment.guardian.co.uk/

卫报新闻传媒有限公司2008年版权所有

首页图片来自网站treehu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