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投资津巴布韦:当风险变为现实

发生在津巴布韦马兰吉钻石产区的争议凸显了中国海外投资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
  • en
  • 中文
<p>津巴布韦的钻石投资者需要对潜在商业伙伴进行更详尽的调查。图片来源:<a href="https://www.globalwitness.org/ru/campaigns/conflict-diamonds/zimbabwe/">Global</a><a href="https://www.globalwitness.org/ru/campaigns/conflict-diamonds/zimbabwe/"> Witness</a></p>

津巴布韦的钻石投资者需要对潜在商业伙伴进行更详尽的调查。图片来源:Global Witness

在津巴布韦,中国投资的身影随处可见。从首都哈拉雷(Harare)的龙城广场,到对津巴布韦新议会大楼来自中方的承建方及经费的报道,中国的资金在津布巴韦扮演着突出而重要的角色。

津巴布韦的钻石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的马兰吉(Marange)地区,中国资金的作用同样不容小视。然而,这一产业近来的发展却突显了中国投资者在该国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

安徽省外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安徽外经)的官网上宣称,该公司通过持有安津与津安这两家企业各50%的股份而参与了对马兰吉钻石的投资。然而去年,在其参与马兰吉钻石投资还不到五年之际,安徽外经的钻石业务就受到了不小的挑战。津巴布韦政府试图将钻石行业整合为一家企业。尽管企业们对此作出抵制,但在随后的2016年2月,津巴布韦政府下令所有马兰吉的企业——包括安津和津安在内——停止开采并撤离钻石矿区。

2016年3月,津巴布韦总统罗伯特·穆加贝称这些私营企业“掠夺”了津巴布韦的钻石财富。包括安徽外经在内的多家企业向法院提起了诉讼,但想要在马兰吉地区恢复经营恐怕困难重重。安徽外经没有回应全球见证希望其对此作出评论的请求,表示目前在津巴布韦进行的诉讼与合并事宜有关。

2017年9月6日,全球见证发布了题为《监守自盗——津巴布韦:政府、安全部队与钻石财富消失的十年》的报告,对造成津巴布韦钻石产业现状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分析。报告就津巴布韦钻石产业起步十年来,对该产业起主导作用的津巴布韦政府和境外投资者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分析。全球见证还披露了有关津巴布韦钻石产业风险的新证据,其中包括安全部门参与马兰吉合资企业的有关新证据。

自2006年在马兰吉地区发现大规模钻石矿藏以来,全球见证曾多次表达对这一地区的关切。津巴布韦的钻石产业极不透明,从而助长了权贵、军队和安全部队的肆意开采行为,这一点尤其让人不安。津巴布韦经济目前正处于困境,全国有四分之三的人口都生活在贫困线之下,每天的生活费不足1.5美元。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此宝贵的天然资源却得不到妥善管理,这实在是令人失望。这个有望达到数十亿美元规模的产业不仅没有在津巴布韦的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连最初的承诺都没有兑现。

作为对抗此类风险的基本措施之一,任何一个有抱负的私人投资者都应当对潜在的商业合作伙伴和打算进入领域的治理情况展开核查,也就是尽职调查。一旦发现风险迹象,投资者就应当在追求自身利益之前认真考虑是否或者如何减轻这些风险。

所有企业都应保持警惕,避免资助冲突或严重践踏人权的行为——包括由政府机构或安全部队实施的行为——同时必须根据现有国际公认的标准对供应链各环节展开认真的基于风险的尽职调查。

近年来,关于此类尽职调查的对话进展迅速。《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指导原则》明确推荐将尽职调查作为企业规避人权践踏行为负面影响的一种有效方式。2011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针对如何开展矿产行业尽职调查发布了专门的指导文件。中国商务部下属的一个矿业商会,也为中国企业量身定制了指导企业如何负起责任、避免造成危害的指引性文件。除此之外,尽职调查还可以帮助企业衡量与企业运营相关的第三方带来的风险与潜在影响,帮助企业避免因决策不当带来的巨额成本损失。

最近在津巴布韦发生的事件说明,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参与自然资源交易的其他各方,都应当积极展开全面的尽职调查。中国投资者若想抓住潜在商机,并希望享有知情选择权,就必须开展此类核查,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避免牵涉侵犯人权的行为,同时也符合其自身的商业利益。

钻石产业的最新进展给国际企业发出了明确的警示,企业若罔顾这些责任将会有怎样的后果。

报告《监守自盗》的中文版执行摘要请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