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中企在非洲的博弈(一)

中国企业忽视非洲当地的政治面貌和地方势力斗争,导致发展困难重重。汪晓娟带来系列报道。
  • en
  • 中文

当中国企业在非洲以经济形象出现时,“中国式参与”却遭遇到一系列水土不服问题,出现了诸多异议。

毁誉参半

非洲对中国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广大的市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材料供给、廉价劳动力、30%的石油进口、年均超过40%的投资机会。非洲还给中国提供了一个产业转移和升级的契机,由于非洲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巨大,使中国国内钢铁、水泥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实现产业转移。同时,中国也给非洲发展带来了丰厚的投资资金,中国企业的进入,让非洲在面对老牌殖民地国家时有了更多选择,从而在总体上提高了非洲国家讨价还价的能力。

在这些互利互惠的前提下,中非关系快速发展。2000年以来,中非贸易年均增长32%;2009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过去十年,中国对非洲投资年均增幅超过40%;在非洲最繁忙的罗安达港口,中国油轮每天从这里运走上百万桶石油;在刚果金,中国投资60亿美元达成“基础设施换资源”交易;在尼日利亚等六个非洲国家,中国正在积极建设和推动经贸合作区。

今天,整个非洲大陆都能看到中国建设军团的身影:从新造的大桥、公路、水坝、铁路、国家体育馆等基础设施,到住宅等民生工程建设,中国的出现正改变着非洲各国以及各国之间旧有的联系格局和方式。

随着中国“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中国在非洲的一举一动开始受到全世界关注,中国对非洲的意义也被广泛解读。中国作为新富的“新兴国家”,在中非双边经济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由于中国历史上和非洲的交往秉承互通友好的原则,没有西方国家在非洲的殖民历史包袱,这让中国在参与非洲发展的过程中占有道德上的先天优势。

然而,道德上的优势并没有自然转变成发展或是舆论上的优势,世界对中企在非洲的参与和评估有褒有贬。

一方面是中非双边政府高调宣传中非合作硕果累累,树立了南南合作的典范;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和东道国媒体、学术界和NGO对中国在非洲的影响持审慎评价态度,有些则公然指责中国在非洲的行为不负责任,如环境记录恶劣、劳工标准低、信息不透明等,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合规问题备受考验。

中国政府的对外经济政策开始升级为全球政治话题。

成功率不足50%

中国国内连续30年GDP近两位数增长。非洲是廉价商品的巨大市场。为了登上这一价值链,并把低增值工业外包到更贫穷国家,中国政府支持企业进军海外。此举旨在利用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这样一方面可以确保外汇储备不贬值,同时也让企业走出国门。

中国公司和企业家在制定走出去战略时自信满满,相信凭借雄厚的资金和国内积累的发展经验,非洲这片还未经大规模开发的蛮夷之地,很快就能感受到现代化春天的气息,中国的过去就是非洲的明天。企业家眼中看到的非洲全是机遇。

中国企业明显的优势比如:足够的资金、政府的政策支持、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以及有效的工作方法。但中国企业的许多“软件”建设还有待加强。非洲不是等待开发的荒蛮之地:它有古老的文化和传统。它从殖民统治下赢得了独立,并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政治和经济亦有自己的特色。有多少到非洲去的中国企业在去之前,真正下点儿功夫,好好了解他们要去投资工作的国家呢?

然而,据中国国家发改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司长在2011年第五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介绍,中国目前走出去的企业海外并购和绿地投资各占一半。其中50%的投资项目都是超1亿元人民币的大项目,80%项目集中在能源和资源领域,央企投资金额占整个中国走出去企业的80%。

中国在非洲的企业包括中央国有企业,省属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合资企业,其中80%的海外投资来自于中央国有企业。但是,中国走出去的企业成功率却只有50%。据麦肯锡公司的统计,过去20年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失败率高达67%,不是遭遇破产就是无法盈利,远远超过世界50%左右的平均水平。

大多数非洲国家在独立之后建立起了多党民主制,执政党和在野党竞相管理国家;政府、议会和司法机构间的权利相互制衡;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在决策上拥有同等权利。国家宪法赋予公民结社,出版和言论自由。此外,还有其它的法律法规保护公民从建立工会到保障最低工资等各项权益。

政治壁垒重重

中国“走出去”战略遭遇了复杂的国际政治壁垒。

非洲大陆在长达5个世纪的被殖民历史中,一些重要战略性资源已经被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抢占先机,留给中国的多是利润少、条件艰苦、西方国家不屑开发的地方,或是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的地区,比如苏丹、津巴布韦,中国对这些国家重要战略性资源的开发,不仅要面对来自西方国家同行和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同时还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地缘政治势力角逐,原本单纯的经济行为被国际社会政治化。

中国被指责在这些国家支持独裁政权,消解了国际社会制裁独裁政权、为争取民主和人权做出的努力。面对这样的指责,中国政府只能一遍一遍重申中国“非干涉性”外交政策。然而,国际社会和东道国其他政治势力似乎并不买账。

中国企业在国内的发展经验是:只需公关政府关系,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协调股东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各项投资的顺利进行。当中国企业进入非洲国家后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处理好和当地政府的关系即可,甚至当这些国家的某些政治团体针对中国投资进行种种批评的时候,中资公司仍旧躺在和当地政府铸就的良好双边关系的“温柔乡”里,退避三舍。他们相信当地政府会替自己说话,讨回“公道”。

然而,沉默并非都是金。中国企业通常缺少透明度和公开的沟通渠道。在很多非洲国家,中国企业的这种沉默反而为东道国的其他政治团体提供了活动的空间。南部非洲反对党频繁地发动反华政治活动,卢旺达南部地区针对中国在该国是否进行剥削活动展开激烈的政治辩论,甚至和中国有着相近政治制度的友邦国家坦桑尼亚,也因中国企业压低价格垄断当地市场,造成当地小商贩大量破产和失业,引起民众强烈的反华情绪。2008年赞比亚大选,最大的反对党爱国阵线及其领导人Michael Sata激烈的反华立场成为了他的竞选招牌,赢得了赞比亚国内相当一部分公众的支持,以至于当时中国驻赞比亚大使公开站出来表态:如果Michael Sata 赢得大选,可能中国会撤回其在赞比亚的所有投资,包括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公司收购卢安夏铜矿投资的4亿美元。(Sata 当选后,对中国的敌对态度有所减轻。)

中国开发非洲自然资源的前期资金投入动辄上亿,要想保证其稳定产出和长期效益,不能不充分考虑东道国的政治风险。如战争、政局不稳、两国外交关系、投资国的政治环境等等。这其中任何一种风险都可能导致投资的失败,有时候甚至威胁到走出去的中国公民人身安全。

今年2月份,利比亚内战爆发,中企措手不及,虽然成功撤侨3万余人证明了中国远程调动能力,但中国遭受巨额财产损失。据商务部发言人称,中企在利比亚承包的在建大型项目有50个,涉及合同金额达到188亿美元。中国铁建、葛洲坝、中国中冶和中国建筑四家大型上市央企发布公告,被迫停工的合同总金额高达410.35亿元人民币。利比亚给我们的教训就是,东道国的国内政治局势和中国在这些国家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那些跃跃欲试想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家们,应汲取前车之鉴,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汪晓娟 德国海因里希∙伯尔基金会中国办公室项目经理

第二部分:更成熟的投资策略

本文图片来源:中非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