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书评:热战与全球变暖

克里斯蒂安•帕伦蒂在其发人深省的新作《混乱回归线》中指出,随着各种政治、经济和环境灾难接踵而至,加之气候变化的催化作用,世界暴力事件的地理分布将呈现全新的趋势。简•麦克贾克认为,《混乱回归线》是必读的佳作。
  • en
  • 中文

书名:《混乱回归线:气候变化与暴力事件地理分布新趋势》
作者:克里斯蒂安·帕伦蒂
出版社:Nation Books
出版时间:2011

混乱回归线:气候变化与暴力事件地理分布新趋势》是调查记者克里斯蒂安·帕伦蒂的新作。在中纬度多国内政不利的大背景下,该书有力地揭示了气候变化造成这些地区暴力事件、人道主义危机、人口迁移日渐增多的事实。在这些地区,干旱、洪水、饥荒和流血冲突已成为常态,发展中国家受害于后工业污染和随之而来的气候变暖,苦苦挣扎。

现实丑恶得不堪入目: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富国无视科学家的警告,继续排放那些最终将给穷国带来严重社会和环境灾难的有毒物质。这样看来,帕伦蒂选择的书名可以让我们联想起上世纪30年代美国作家亨利·米勒的色情小说《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毕竟这两本书也曾一度作为“淫书”遭禁。事实上,上世纪60年代红极一时的流行歌曲作者汤姆·莱赫曾开玩笑地说,一本普通的数学教科书冠以“演算回归线”(Tropic of Calculus)这样性感的名字都能卖出几百万册。无论帕伦蒂的书是否会成为畅销书,其中揭露的极端天气造成极端政治决策的事实都会让你大吃一惊。

帕伦蒂认为,由于气候变化与资源短缺相互交织,最终造成政治动荡,包括东非、巴西、中亚和墨西哥在内的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地区未来将成为最主要的受害者。帕伦蒂不顾自己“碳足迹”不断增加,亲身飞赴世界各大洲收集材料。他指出,在那些被分析人士称作“南方国家”的地区(包括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大部分),全球变暖使本已存在的冲突不断激化。

帕伦蒂还谈到,过去几十年的新自由主义经济重组切断了许多穷国传统的社会合作网络,让这些本就境况窘迫的国家更加举步维艰。那些能轻松搞到武器的暴徒则让情况雪上加霜 。

帕伦蒂细致阐述了在超级大国冷战先锋的鼓动下,代理战争如何造成军国主义的抬头,以及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后,我们的世界如何进入热战不断的十年。为了解释这些新出现的风险,帕伦蒂提出了“灾难性聚合”这个全新的说法。帕伦蒂用这个词代指“政治、经济和环境灾难的相互碰撞、相互交织和相互强化”。一旦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也牵连其中,它将成为催化剂,大大增强各种灾难的破坏力

作者的观点是不是已经引起您的注意了呢?一场梦魇正在我们眼前浮现。即便是气候变化怀疑论者也不能不为美国国防部的战略家们发出的警告而震撼:世界安全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将军们预测,未来的战争将不再是围绕饮水或者粮食资源而进行的传统战争,实际上——借用帕伦蒂的话说——“一个由气候因素引发内战、难民潮、大屠杀和社会解体的局面正在形成”。帕伦蒂警告说,如果采用军事措施加以应对,很可能将引发“全球范围内旷日持久的反暴乱战争”。而主要工业国家的生存策略在他眼中无异于“武装救生艇”。

新近出炉的一项研究
为该书惊人的论点提供了佐证。在一篇刊登在20118月号《自然》杂志的论文中,所罗门·项和马克·凯恩指出,热带国家愈发频繁的内乱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他们在分析了相关数据后提出,气候变暖和干旱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1997年缅甸、乍得、刚果、厄立特里亚、印度尼西亚、卢旺达和尼日尔等多地的冲突事件。

科学家预计,到下个世纪之交,海平面将上升一米。因此帕伦蒂认为,我们必须尽快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因素造成的暴力事件,否则气候难民的数量将急剧上升。他警告说,“我们决不能坐视那些处境困难的发展中国家土崩瓦解,不然其他国家也会受到牵连”,他还呼吁采取更可持续性的经济和发展政策。帕伦蒂指出,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应停止其对自然资源的肆意掠夺,否则将对地球造成严重破坏。

全书最后一章“启示及可能性”中提出的解决方案将希望寄托在政府的意志上。帕伦蒂坚持认为,“气候危机并非技术问题……甚至不是经济问题;从根本上说,它是一个政治问题。”他强调,北方国家——通常指那些人类发展指数较高的国家——的政府必须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鼓励可持续性的能源,否则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将走向灭亡。帕伦蒂警告说,解决气候问题所剩时间已经不多,权宜之计都无济于事;但他同时也提出,如果我们尽快采取行动改革能源经济,促进财富向社会底层的再分配,或许还来得及。

作者欢迎巴西和玻利维亚实行的新社会主义,但同时也警告称,国家的政策必须保持自然生态的平衡,超越贪婪的冲动。帕伦蒂颇有见地地指出:“如果政府带头购买绿色环保的产品,就能拉低清洁技术的价格,绿色科技发展势头便会不断自我加强,并最终扩展到私营部门。”在时间如此紧迫的情况下,奥巴马总统近日作出的暂缓在美国境内推行更严格的光化学烟雾防控标准的决定绝非明智之举。

作为一名过去几十年中曾多次前往亚洲、印度次大陆、拉丁美洲和环太平洋地区报道的驻外记者,我仔细研读了帕伦蒂讲述的这些发生在气候变化前沿地区的悲惨故事。他在书中的记述基本上是实事求是的,不过爱挑刺的读者或许也会指出,书中用作例证的一些重要地区——比如说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墨西哥的大部——偏巧不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但从达卡到里约热内卢,混乱的回归线已经展开,而帕伦蒂跨学科的研究方式准确无误地正中这些地区问题的要害。

作者试图“梳理出气候变化在全部这些危机中所发挥的因果作用”,但有时似有歪曲之嫌,有时则又略显简单。这一问题在对南亚次大陆的论述上显得格外突出。例如,帕伦蒂一方面感慨“由水资源纠纷而生的印巴冲突在气候变化的作用下演变成一场宗教战争”,另一方面却对印度国内庞大的穆斯林人口只字不提——印度境内共有超过1.6亿穆斯林,占总印度总人口的约13.4%,而且他们大多居住在城市。城乡分化在印巴冲突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作者对印度境内的纳萨尔派武装分子及其准军事化的强烈反弹似乎也没有充分的了解。

不过,帕伦蒂对一名在突袭中丧生的肯尼亚牧牛人尸检的描写十分令人信服。它让我确信,一个死于东非部落冲突中的男人也可以被视作是“巨大的社会和气候力量”的受害者。相比之下,气候变化对于美墨边境地区泛滥的“毒枭恐怖分子”犯罪所产生的影响就不那么明显了。

与亨利·米勒臭名昭著的小说类似,帕伦蒂的《混乱回归线》往往缺乏清晰的线性叙事,在过去、未来与现实之间的不断跳转可能令人不知所云。这种情况有时可能会发生在一个冗长的段落中,而段落的结尾往往是一句包含意蕴的抒情结语:“季风失约之时,河水便成了缥缈的记忆。”为了解释这些复杂的问题,帕伦蒂大量借鉴了多位德高望重的地区研究大家的作品。其中就包括巴基斯坦分析人士艾哈迈德·拉希德,他的权威著作《堕入混沌》或许也为本书的命名提供了灵感。

尽管帕伦蒂这样的行文方式有些恼人,但《混乱回归线》不仅有大量支持性的数据、历史背景和作者的分析,更有引人入胜的第一手报道,是难得一见的必读佳作。他向我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世界各地的气候灾害正在迅速转化为其他灾难,我们必须尽快采取应对措施,刻不容缓。

简•麦克贾克曾任《独立报》记者,一直从事亚洲、拉丁美洲及中东地区的环境问题和生态灾难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