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

藏在蓝天白云之下的中国空气质量挑战

中国大力治理细颗粒污染物PM2.5,蓝天白云越来越多出现在中国城市上空。但这种景象掩盖不了一个新的问题:臭氧污染。
  • en
  • 中文

中国公众对于雾霾的深恶痛绝促使政府在过去的几年内下大力气治理细颗粒污染物PM2.5。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一份最新报告显示,2015年74个重点城市PM2.5指数总体降幅14.1%。以我所居住的北京为例,蓝天白云不再是一个“稀缺物品”。

可是,中国清洁空气联盟本月发布的《2016年中国空气质量管理评估报告》显示,有一个空气污染指标的在部分省市有明显反常的上升,臭氧(ozone, O3)。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性、强刺激性的气体,一定浓度的臭氧吸入人体可以伤害肺组织。臭氧的上升,反映了现在空气质量治理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即VOCs的治理。

VOCs是挥发性有机物的统称,其室外来源主要是石化行业和汽车尾气以及燃油挥发,本身对人体危害很大,还能跟一些氧化剂生成颗粒相的有机气溶胶。 它和氮氧化物之间的光化学反应会产生臭氧。因此,臭氧超标,会发生在大城市或工业城市。

根据上述报告,2015年有21个省市公布了臭氧数据,其中江苏、上海、浙江、北京、辽宁和河北都比2014年有所上升,江苏上升了8.4%。此外,江苏和北京,上海的臭氧都超过了国家标准,北京甚至超标26.6%。

这是可以理解的,北京,江苏和上海,都是全国最为发达的地区,其中北京的汽车保有量全国第一,而2015年日均拥堵时间从2014年的1小时55分钟上升到3小时,尾气排放必然增加;而江苏上海在汽车之外,还有无法疏解的重化工业

不过还有一个原因很容易被人忽略,就是气温的上升。形成臭氧的光化学反应,会在强日照下加剧,再加上高温下燃油的挥发增加,以及拥堵怠速状态下尾气排放上升,臭氧以及其他二次污染必然会随之上升。

根据中国气象局数据,今年六月到八月,全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均偏高,其中8月份的气温,是过去60年同期最高值。

据环科院副院长柴发合所说,有些地方的全年臭氧超标甚至可以达到五六十天。在气温持续上升的趋势下,臭氧造成的空气质量不达标或许会变得更常见。这也就意味着,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的日子里,空气质量也未必就是好的。

目前中国对VOCs的治理还相对薄弱。2010年VOCs才纳入监管范围,2014年开始数据公开。去年10月,环保部开始实行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试点办法》,希望通过收费的方式实现VOCs的减排,推进污染控制技术的提升。当前试点行业为石油化工和包装印刷。

但汽车数量还在增加,平均气温升高对臭氧的影响也是随着监测开展才发现的新情况。臭氧污染治理,可能还需要更多新办法的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