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双汇收购案有助改善中国食品安全问题?

双汇收购美国猪肉加工巨头斯密斯菲尔德可以满足中国猪肉市场的需求,但恐怕仍旧无法化解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 en
  • 中文

双汇国际耗资47亿美元收购世界最大的猪肉生产商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此举可能会推动中国更快地转向美国式集约农业。

双汇是中国最大的猪肉制品生产商,随着国内肉制品需求的增长,双汇迅速发展,其火腿肠日产量已超过1亿根。

尽管此次收购尚待美国相关部门审批,但它预示着中国农业综合企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国际规模及面临的国内食品行业环境都不同于往昔。

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这对发展大规模农场、增强生产过程安全性均提出挑战。相关人士指出,转变还会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公众可能尚未意识到这个问题。

中国对肉制品的需求增长迅速,这使其对进口动物饲料产生高度依赖性。预计到2030年,中国进口大豆将达到7200万吨,超过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为稳定国际商品供应,中国的一家国有饲料采购商出价数百万美元在巴西兴建大豆加工生产线,其三分之二的产量都将出口至中国。

自2007年起美国国内对肉制品的需求持续走低,而中国则需进口猪肉、引进相关技术,因此中美企业将能在史密斯菲尔德的收购中达到双赢。

跨境并购的另一个主要推动因素是食品安全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接二连三爆发:鼠肉冒充羊肉、婴幼儿奶粉污染死猪肉……难怪消费者已对此厌倦不堪。两年前,双汇被曝猪肉制品中含有禁用食品添加剂克伦特罗(瘦肉精的一种,主要用于促进动物生长、提高瘦肉含量)。

双汇管理层一直强调并购将改善食品安全问题,有益于中国消费者。双汇董事长万隆也说,公司将“从美国进口优质肉制品”,同时“史密斯菲尔德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运营经验”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的食品”。

国际观察人士预计今后会有更多并购。加利福尼亚大学农业和资源经济学教授科林•卡特说:“中国农业面临诸多问题,特别是食品安全和供应方面,因此这可能预示着未来将会有更多并购。”

但更多人对此次交易是否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持保留态度。周晚晴说:“这种看法对双汇有益,能帮助它在瘦肉精事件后重塑企业形象,逐渐富起来的中国消费者可能也愿意为此多花点钱,但对中国的肉制品行业来说,如果不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其现状将无法得到改善。”

并购的消息宣布不久,中国的媒体报道使人们开始担心美国猪肉生产中抗生素过量的问题。去年12月,肯德基因鸡肉中抗生素含量过高而饱受媒体批评

智囊机构亮绿色(Brighter Green)的执行董事米亚•麦克唐纳说:“人们都以为美国的农业系统安全、先进,实则不然。它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养殖密度过大、滥用抗生素等。”

她认为:“这个交易并不令人意外,因为过去史密斯菲尔德就有中方投资,不过这次的规模表明了一种趋势。它预示着这种对动物、环境和水资源缺乏必要关注的生产方式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双汇宣称将模仿史密斯菲尔德的“垂直农业模式”,但麦克唐纳认为,中国公众对集约农业能否生产出更安全、更健康的食物还应持怀疑态度。

 

翻译:郭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