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中国的分布式太阳能发电“革命”

中国新领导集体设立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力图突破风力发电的瓶颈,并鼓励小型太阳能发电,推动中国可再生能源走进更加健康的阶段。
  • en
  • 中文

对大多数中国可再生能源观察家来说,令人惊叹的发展数据早已成了家常便饭。2012年中国的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为1590万千瓦,使其累计并网风力发电能力增加到6100万千瓦,已经连续四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市场。

在太阳能方面,中国领导层在“十二五”规划中最终树立了到2015年装机规模达到2100万千瓦的目标,是原来目标的四倍还多。然而,仿佛觉得这个目标还不够宏大似的,在中国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一次讲话中做出有关暗示后,可再生能源业内又产生了“十二五”目标将被进一步抬高到3500万千瓦的预期。

然而,在这个规模上的巨大扩展背后,另一场可再生能源革命正在悄然展开。

尽管很少有人注意到,但中国的新领导集体正在采取措施,解决清洁能源前期发展阶段里留下的问题,也就是突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上网问题的巨大瓶颈。同时,中国的决策者也在掀起一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革命,这样普通人也可以为电网供电了。

风电政策的转变

2011年底,对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进行回顾和调整的趋势初显,2012年时变得更加清晰。从去年春天开始,中国的最高经济计划机构——国家发改委采取了一系列高级别的干预措施。

最引人注目的是,李克强(时任副总理,现任总理)直接提到了可再生能源上网的相关问题。这意味着中国树立了强大的政治决心,要突破风能发展中的主要瓶颈,即电网建设跟不上风电投资热潮的脚步,导致风力发电机空转的问题。

应对上述可再生能源上网问题负责的是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然而,2012年8月13日,温家宝总理对国家电网公司的工作做出批示,赞扬其在贯彻政府风电并网政策上所作的努力,使中国并网风电跃居世界第一。这意味着,电网与可再生能源之间长期的僵局开始出现松动。

有趣的是,在上述批示之后,中国有关部门迅速推出了后续政策。2012年9月,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通知》邀请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申报“数量不超过3个,申报总装机容量原则上不超过50万千瓦”的示范区,并将当地用电需求较高的中东部作为优先地区。这一政策的结果尚未清晰显现,但即使对于长期力推分布式能源发展的国家能源局来说,这也是迄今在鼓励分布式太阳能发电方面最有力的政策。

长期以来,中国分布式太阳能发电的发展雄心一直受阻于繁缛的电网接入手续,这主要是国家电网不愿意履行自身的应有责任,简化并网接入程序的结果。但是,国家能源局公开宣布上述需要电网切实配合的行动,显示出其充足的信心,并且有望推出更加有力的政策。一些业内人士甚至将其视为中国苦苦挣扎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一个可能获得重大突破的时刻。

国家能源局的信心很快得到了印证。10月26日,国家电网颁布《关于做好分布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暂行)》,宣布启动分布式光伏发电支持政策。从11月1日开始,位于用户侧不超过6兆瓦的光伏发电项目可免费接入电网。国家电网态度这种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消除了分布式太阳能发电发展的一大障碍,被人们普遍视为释放中国巨大分布式太阳能发电潜力的重要一步。

令人振奋的消息接踵而至。2013年2月27日,国家电网又颁布《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宣布将支持政策的范围扩大到风电、天然气、沼气和地热发电。

中国可再生能源的新时代

上述这些发展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体现了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的决心。在这个新阶段,中国将对前一阶段迅速但问题多多的发展进行盘点,解决其中的电网接入等关键问题,至今仍被大大忽视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市场也有望成为主流。

最近的政策变化体现了对上述问题重要的“政治意识”,从乐观的角度来看,也体现了中国在能源生产和消费思维模式上的变化。对此,最有力的证据就是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最高领导层呼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与“十二五”规划相比,此处用词发生了一个看似微小、实则十分重大的变化——从“改革”变成了“革命”。

这个大胆的提法表明中国要实现雄心勃勃、翻天覆地的变化。的确,有了国家电网的新政策,那些受到鼓励的个人都可以在自家屋顶上安装光伏板,成为能源供应者。据测算,中国可利用的屋顶面积达到约3.16亿平方米,如果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那我们或许真的离一场“能源革命”不远了。

如果最近的各项政策不是昙花一现的话,很可能未来几年就能看到小型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项目雨后春笋般冒出来。那么,个人屋主自行发电、多余电力接入电网的未来能源模式也就不难想象了。

尽管每个分布式发电装置的规模比集中式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场(中国此类电场很多)小得多,但对这种发电形式的强调能够让中国的能源生产逐渐脱离肮脏的煤炭,促使电网变得更加智能、更加灵活。如果这个方向切实可行,甚至还有可能影响到中国未来能源的整体构想和规划。

变化在切切实实地发生。就在国家电网的支持政策发布两个月后,第一个分布式光伏发电用户在山东青岛正式接入电网。其他项目也迅速跟上,如绿色和平组织在北京的5千瓦屋顶光伏发电试点项目。截至2013年2月,国家电网已经收到了超过100件入网申请。如今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电网已经制定了到2015年实现分布式太阳能并网发电1000万千瓦的目标。

小型太阳能供应商所需的价格保证

尽管可再生能源发展表现出上述一系列积极迹象,但中国距离能源革命的宏达愿景依旧很遥远。首先,中国必须填补现有的漏洞。绿色和平组织的《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2》指出,中国一些地区的弃风比例(比如为了解决对电网的输出问题而关闭风力发电机)高达20%,造成的电力损失相当于330万吨标准煤。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不同政府机构间的规划和协调。同时,还要建立坚实的管理框架和执行及监测机制。

其次,对方兴未艾的分布式可再生电力供应者来说,在国家电网的相关标准出台之前,电网的接入问题并不能算是完全解决。更重要的是,新兴分布式能源还没有专门的价格机制。目前,分布式太阳能项目每度电只能按照燃煤脱硫标杆电价得到0.35到0.4元的收益,比大型并网电场每度1元的收购价格低得多。

然而,国家发改委最近发布的一份文件说明决策者目前并没有考虑为分布式能源业主制定有利的价格。这与上文中该领域的进步似乎背道而驰。中国亟需出台专门为分布式光伏量身定制的固定上网电价,这一电价应当至少保证分布式光伏项目业主向电网输出的电力价格能够与集中式太阳能发电厂的电价和收益率持平。

只有采用上述措施,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才能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翻译: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