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美国基础设施亟需升级换代

缓慢的网速、煎熬的航班旅行、摇摇欲坠的电网:世界上第一套真正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已经现出老态,然而大多数美国人则尚未意识到他们国家的基础设施已经落后于其他国家了。
  • en
  • 中文

今年夏天,印度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停电事件,6亿人受到影响。所以当我听到我正在美国探亲的印度籍岳母说包括华盛顿在内的美国东海岸“跟印度一样糟糕”时,我的心里感觉不是滋味。之后光顾美国的德雷科风暴造成600万人断电数日,在酷暑中饱受煎熬。上个月的超级飓风桑迪更导致1000万户家庭无家可归,不得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气象预报说十二月份将有一场剧烈的寒流,断电在所难免。

很难说清美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他们国家每愈况下的基础设施抱着一种印度式的——或许是英国式的——听天由命的心态。我的母亲是英国人。她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美国居住过几个月,那时的美国简直就是一个令人目眩的未来世界。在这里能看到空调,每台冰箱里都有冷藏室,霓虹灯到处闪耀,还有遍及全国的开放路网,就连工薪阶层也可以买得起汽车。但过去的三十年中,世界上第一套真正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日现老态。基建投资的长期不足使美国的基础设施日益破败,而美国人已经对此司空见惯了。
 
美国是否有决心对其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使其能跟上时代的脚步?今后的一年我们便可以得到答案。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国会将在明年1月1日之前采取措施,避免美国坠下财政悬崖。作为这个协议的一部分,美国的立法者们将埋下另外一颗定于2013年年末爆炸的炸弹;而在这颗炸弹爆炸之前,立法者们必须达成一项更大的妥协,否则美国就将再次面临坠入财政悬崖的危险。在这样的情况下,国会很有可能会削减本已少得可怜的联邦投资预算。正如布鲁金斯学会都市研究中心所指出,国会希望通过削减联邦投资预算支持其他公共投资事业,从而避免全盘缩减政府支出。
 
有三方面的因素令人担忧。首先,美国的公众对电网、公路、机场和航道的年久失修很少有怨言。这也就意味着立法者更多地感到的是其他方面的压力(比如捍卫现行的低水平资本利得税税率,或者维持高军费预算以创造就业)。美国航班隔三差五就会出现严重延误、航班取消或者超订,大多数旅客遇到这些情况时却都能表现出见怪不怪的淡定。
 
美国国内航运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通过修建“下一代航空运输系统(NextGen)”得到解决,它将变美国二战时建立起来的雷达网络为基于卫星的航班追踪系统。美国国内航空运输现行的管理模式建立在“轴辐模式”的基础之上。在这个系统中,每条航线都要经过一个地区性枢纽;如果枢纽发生瘫痪,便会连锁影响到这个网络。NextGen会让飞行变得更加安全,轴辐模式也将不再必要。但国会对批准这项至少耗资250亿美元的投资案兴趣不大。
 
第二,虽然美国的基础设施已经被其他国家远远甩在后边,但大多数美国人尚未意识到这一点。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竞争力报告,美国的基础设施在九个项目的考量中多排在20位开外,航空运输和供电质量更是连前30都没进。美国是互联网的诞生地,而互联网所创造的去中心化网络正是美国电网亟需的。但是根据主要由富裕国家组成的OECD公布的数据,美国互联网的平均网速还不到韩国、德国等国的十分之一。在这个全球信息高速路已经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号的年代,这么大的差距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崭露头角的美国创业者们虽然不会被交通阻塞堵死,但龟速的互联网足以要了他们的命。
 
第三,在华盛顿党派隔阂愈演愈烈的今天,或许根本就不该奢望美国政府会对雄心勃勃的基建计划亮绿灯。根据美国土木工程协会的统计,美国想要维持其基础设施的现状都得在接下来的十年中投入2.2万亿美元。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华盛顿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预算拨款只会越来越少。即便明年国会两党真的能就财政预算达成妥协,基建预算恐怕还是会大幅度削减;要指望基建预算翻一番只能寄希望于老天睁眼了。
 
如今许多共和党人一反党派传统,从思想上反对联邦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任何重要的作用,并要求将基础设施建设的权力交给州政府。这样一来,很难想象国会能按照奥巴马总统的要求建立公共基础设施银行。根据计划,该行将出资100亿美元作为种子基金引导更多私人资本投入州际的基建项目,其作用与欧洲投资银行大同小异。这个计划恐怕将继续停留在计划的阶段。
 
曾几何时,两党都热衷于到处修桥建路。在美国即将决定其未来财政状况的重要时刻,需要强调的是华盛顿还将为接下来几年的联邦预算定下标尺。在做出如此重要的决定之前,美国的立法者们应该先到东亚各国转一圈——比如从约翰·肯尼迪机场直飞樟宜机场、香港的赤鱲角国际机场或者其他机场,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他们也可以去体验一下新德里的新机场和配备空调设施的新城铁,虽然周围的环境俨然一派中世纪的风光。
 
如果他们要到新德里访问,我的岳母不仅会很高兴地用马萨拉奶茶招待他们,顺便还会委婉地挖苦一下美国的电网。
 

金融时报有限公司2012年版权所有。

译者:李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