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农

从食不果腹到饕餮盛宴

汽车、假期、汉堡改变了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并且对国民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葛凯的新书摘要中,探讨了食物日益变化的作用。
  • en
  • 中文

数千万身材肥胖的中国人对这个世界而言意味着什么?

这个问题直指中国消费者所面临的一个主要的困境,那就是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这种新的消费方式在中国的快速蔓延。

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的政界及商界领导人都敦促中国的消费者,希望他们能够取代已经过度消费的美国和西欧国家的居民来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问问麦当劳、星巴克、可口可乐公司、以及那些还指望中国消费者大把花钱的跨国公司吧。这些公司,还有那些依赖于他们的经济体都需要中国消费者花钱,而且是越多越好。

然而,这么做却存在着负面影响。即便是中国人的消费达到了足以拯救世界经济的程度,可是,想想吧,中国人吃下越来越多的垃圾食品,开车的人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到上海或巴黎度假等等,这一切的后果会是什么。但是,中国人的体型变胖只不过是一个无法预见的负面影响而已。

刺激中国人扩大消费的推动力量,极其带来的大大小小的影响,不论是区域性的还是全球性的,在中国城市里都随处可见。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对城市居民身材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在面对新涌现出来的无尽选择时,却选择了暴饮暴食,他们选择的或许是一条早早通往坟墓的道路。没有哪种讽刺能比这一事实更好地反映出中国消费者所面临的变化。

一直以来,食物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划分中国人彼此之间的不同:以是否可以吃得起肉来划分经济阶层,而以大米还是以面食为主食则是区分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标准。本土和国外的连锁超市,还有便利连锁店都加快了他们与国内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这不仅为全中国的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传统食物,同时还带来了更多的加工食品。

同样,当快餐店首次登陆中国的一些大城市时,他们只不过是人们偶尔光临换换口味的地方。然而如今,随着数千家肯德基、麦当劳、以及本土快餐店在中国的城市里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快餐店在城里人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其结果就是,中国人摄入了更多的油、脂肪、盐、糖含量都很高的食品。

随着卡路里摄入量的增加,再加上久坐办公室缺乏运动,以及骑车这种曾经的主要交通方式逐渐被取代,人们的腰围也在增加。二十年前,体型过胖的青少年在中国非常少见,而如今却司空见惯。专门为小胖子们组织减肥夏令营的想法要放在二十年前的话,也会被看做是荒谬绝伦。今天,却铺天盖地的都是广告。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在传统观念里,小胖墩是健康的象征,而且年代以及之前的那一辈人对饥荒都仍有记忆。

新的食物选择,以及经济的不均衡使传统的以所食之物来定富贵的做法有了更加广泛的含义,这其中就包括了是否罹患癌症、糖尿病等“生活方式所导致的疾病”。而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未来的十年里,这些疾病将会夺去8千万中国人的生命。

经济不均衡对中国人的饮食结构造成的影响同样也清楚地反映在中国人的身材上。比如,城市居民的蛋白质摄入量是相对贫困的农村居民的两倍。这些蛋白质摄入大部分是来自禽、蛋、虾等。而蛋白质摄入的不同就导致了身高的差异。城市居民的平均身高要比农村居民高4.6厘米。这一差异也成为城乡消费者间差距的象征,甚至成为歧视农村人口的根源。

然而,这些饮食结构的变化中还包括了更多的脂肪摄入。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人患高血压的数量增加了三分之一。如今,18岁以上的人中有五分之一的人受到高血压症的困扰。在那些明显向西方饮食结构靠拢的大城市里,近三分之一的成年人体重超标,十个人中就有一个属于肥胖。而城市儿童的趋势则更加令人担忧。90年代末,全国小儿肥胖症患者总数从4%增加到6%。然而,在城市地区,体重超过标准的城市儿童的比率则从15%上升到29%。

饮食无度还以另外 一些方式体现出来。在毛泽东时代,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根本没有机会在奢侈的盛宴或其它类似的场合上大吃大喝,即便有,也只不过是在新年或结婚等特殊的场合而已。“剩菜”,甚至是“打包”的概念还不为人所知。如今,打包却很普遍。然而,更普遍的却是将剩菜丢掉。仅上海一座城市每天就会倒掉2000吨食物,北京是1600吨。

尽管全国各地都遭受着水源短缺的困境。然而,浪费水的方式却同样层出不穷。举一个众所周知、令人发指的例子,哈尔滨的一家啤酒厂在一场欠考虑的市场推广活动中,在市中心的一个广场上用90吨啤酒打造了一个喷泉。这一哗众取宠的举动不仅需要18吨大麦和大米,还需要1800吨的纯净水。

食物浪费在中国的风俗中也根深蒂固。所不同的是,浪费食物以前是少数有钱人和有权人矫揉造作的表现,现在却已经成了众多雄心勃勃的中产阶级地位提升的象征。吴明正[音译]是杭州一家出口公司的经理,他在一家四星级的饭店为一桌有业务往来的客人点了16道菜,而大多数人基本上没怎么碰这些菜。对此,吴明正解释道:“如果没有足够的菜肴和酒水令客人们满意,他们会认为我很吝啬,这有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业务往来。”

这一场景每天无数次地在全国各地上演。根据在(华东地区)浙江省进行的一项调查,70%请客人去餐馆就餐的人拒绝打包带走剩下的饭菜。

政府官员时常想方设法抑制过度消费。例如:2008年,江苏省的一位市政官员张新时[音译]在他的博客上批评道:“在食品和酒水方面,中国的消费者是最浪费的。”他补充到,中国应该模仿其它国家,精简菜肴。

中国各地都有很多铺张浪费的事例为张先生的结论提供了佐证。在东北的哈尔滨市,一位记者估计这座城市的20,000家餐馆每天丢弃的食物至少有400吨。她不但发现每家饭馆都在浪费食物,而且还发现饭馆越高档,浪费的食物就越多。在许多情况下,一半以上的食物都被浪费了,特别是在公款消费的情况下。总体来看,至少有五分之一的饭菜没有吃完。对此,浙江省政府作出回应,发起活动要求消费者摒弃“不科学、不文明”的消费习惯,例如:故意浪费食物、举办过于奢华的婚宴等等。

然而,对于一个数百万中国人突然间都触手可及的古老的文化习俗而言,这种不疼不痒的寥寥几个专项政策只能是收效甚微。

肥胖和浪费仅仅是中国消费者愈加无羁,并且愈加受到鼓励的消费行为所带来的众多始料不及的后果中的两个。而且,正如在世界其他地区被反复证明过的那样,新的消费文化不大可能被改变,它反而更有可能会带来市场反应,从糖尿病药物销量的增加,到送餐服务的出现、再到减肥训练营的流行。这都归功于现代零售体系的引进。然而,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怎样,中国人都不大可能再失去尽情消费的机会了。

当然,没有人要剥夺中国人享用麦当劳开心乐园餐、可乐、以及其它非中国消费者所享用的美食的权利。但是身处各地的每个人都需要思考一下中国人生活习惯中那些看起来细微的改变集中到一起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中国肯定也考虑了。但是,立法能够成功地,并且是以足够快的速度抵消这些影响吗?

这一问题对于肥胖问题而言是如此,对于新的消费方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相关的很多其它问题而言同样是如此。归根结底就是:中国能否通过采纳发达国家的消费习惯来拯救全球经济,并且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同时,不会给从中国人的身体状况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环境等方方面面带来任何负面影响?如果这一矛盾在中国无法解决,那么印度、巴西等其它正在快速发展的消费市场又会有什么不同呢?

对于世界上大多数地区而言,中国所走过的道路就是他们将要踏上的旅途。


葛凯:牛津大学当代中国消费主义历史学家。本文摘自他的新书:
《中国动,世界动:中国消费者怎样改变世界》

图片来自PhOtOnQuAnTiQuE

本系列其他阅读:

追求幸福

“幸福中国”取决于政绩评价体制改革

“无限的经济增长是不可能的”

走向可持续资本主义

回归平衡

幸福背后的危机

构建中国国民幸福指数

国民幸福指数下的不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