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农

中国采取措施保护作物多样性

丰富作物品种可以降低化肥和水资源使用、减少土壤污染,并对昆虫有益,刘旭写道。
  • en
  • 中文
<p>江西南丰蜜桔种植已有千年的历史。图片来源:Xinua / Alamy</p>

江西南丰蜜桔种植已有千年的历史。图片来源:Xinua / Alamy

未来10年中国人口增长将超过2亿,但粮食安全问题的变数却似乎越来越大。中美贸易摩擦和非洲猪瘟的爆发都有可能给中国粮食安全带来挑战。

为了养活本国民众,中国粮食产量的年增长率必须达到1%。过去几十年间中国的粮食战略侧重于通过增加耕地面积和化肥用量来提高产量。

中国有1040种动植物正面临威胁
 

中国农民的化肥用量近6000万吨,占全球总量的30%以上。农业用水占中国总用水量的60%以上,但农作物只吸收了其中一半,另一半都因为灌溉方式不当和引水渠防渗漏措施不到位而流失。与此同时,中国还必须应对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和工业化。

中国的耕作方式造成含水层、土壤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的广泛下降。生物多样性流失不仅限于中国的野生动植物,农民对作物的选择也是这种生物多样性流失的一部分。一味追求产出效率导致中国的农作物品种单一。作物多样性下降幅度巨大。例如,湖南省2014年种植的水稻仅84种,1956年则有1366种。

长期来看,作物生物多样性的萎缩对中国农民是不利的,不仅会导致作物收成无法抵御疾病、虫害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还会给土壤、原料投入、授粉和水资源储备带来更大的压力。

事情原本应该是另外一副景象。中国是世界上许多作物的原产地之一,比如苹果、梨和茶叶。纵观历史,中国人民曾利用超过上万种植物来养活自己。
 

湖南水稻种植变化

1956年: 1366种
2014年: 84种

鉴于中国有1000多种动植物正面临威胁,重新重视发展农作物的生物多样性迫在眉睫。中国已经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采取行动将带来巨大的益处。最明显的是帮助中国建立未来抵御各种冲击的能力。除了贸易战和猪瘟,中国还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而多样化的作物是在各种情况下确保收成的最佳手段之一。

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编制的一份新的农业生物多样性指数显示,作物生物多样性提高将大大有助于中国应对和抵御营养不良、贫困等一系列风险的能力,提高土地管理的可持续性。近来,仅贵州省就发现了150种具有高产潜力、早熟、或抗旱抗病能力的作物品种。

除了能够提高适应性之外,作物多样化还有助于改善中国人的营养和健康。中国近三分之一的成年人超重,十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有糖尿病,究其原因,与饮食单一有很大关系。

2017年中国发布《国民营养计划》,提出要大力推广营养农产品,特别是有机、绿色、无污染食品,以及双蛋白(大豆和牛奶)食品。计划还提倡通过饮食促进健康,包括荞麦、燕麦等能够有助于改善身体机能的传统养生食品。

作物多样化也将大大有助于减少贫困。中国目前仍有4000多万贫困人口,他们大多居住在农村边缘地带,改善作物多样性意味着为他们提供了更多谋生的手段,一些地区的农民因为缺少主流作物而陷入困境,这对他们而言将十分有益。五常大米、南丰蜜桔、莱阳梨等特色作物正陆续开辟新的市场,这也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

此外,改善作物多样性对中国的环境也大有益处。农民种植的作物品种越丰富,水资源和化肥用量就越少,土地退化和土壤侵蚀也会减少。这也意味着昆虫拥有更多的生存空间,而84%的商业作物授粉都是由昆虫完成的。

截至2017年底,中国已经在全国27个省份建立了206个保护区,69种农作物的野生亲缘物种得到保护。农科院还收集了350种作物的近50万个样本,并在努力研究和培育最有益于农民的种子。

作物多样化是中国下一阶段发展的关键工具,因此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一个重要的开端。

 

翻译: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