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背景介绍:黄土高原生态恢复项目

黄土高原的生态恢复是一个规模浩大的工程,现在已经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对于其他同样面临由人为原因引起的大规模环境退化问题的地区来说,黄土高原的成功有重大的启发意义,也提供了一个样板。
  • en
  • 中文

1995年,应世界银行的邀请,刘登立开始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项目”的初步工作进行拍摄,准备制作成一部名为《投入人民》的纪录片。这部片子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那些改变了世界银行投资重点的倡议,它们使得世行的注意力从大型的基建项目转到那些能够使世界各地的穷人们直接受益的项目上来。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刘登立率领“环境教育媒体项目”一次又一次地来到黄土高原。黄土高原被称作“中华文明的摇篮”,绵延于黄河中上游地区,覆盖了七省区,面积达到64万平方公里,几乎和法国一样大。黄土高原之名来源于作为该地区特征的黄土,这种土壤呈粉状、富含矿物,是风成的,同时黄河的名称也是由此而来。

一般认为,早在9,500至1万年前,黄土高原上就出现了农业。在黄土高原漫长而复杂的历史上,人类活动创造出一个伟大的文明,同时也毁灭了这个地区的生 态。黄土高原变成了地球上侵蚀最为严重的地区。淤积使河床不断抬高,越来越容易导致洪水泛滥,洪水之后又经常继之以旱灾和饥荒。自从有历史记录以来,黄河 泛滥的次数超过了1,500次,成为世人皆知的“中国的悲哀”。但是,每一次黄河泛滥之后,人们都锲而不舍地重建家园。

经过世世代代砍伐森林、清除植被,黄土高原所遭到的生态破坏引起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如土壤流失、水循环中断、野生动植物消亡等等。贫穷和环境破坏互为因果,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决心对这上万年来所造成的破坏进行恢复。世界银行与中国水利部以及当地人民合作制定了一个复杂的流域治理规划,这个规划大显奇 功,在短短的十年之内就让黄土高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生态上的改善已经显示出光辉的前景,当地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破 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如砍伐树木、放羊和在陡坡上种地等都被禁止了。农民们尽职尽责地照看着人工林带和梯田,以减少水土流失。沙丘得到了固定,草和灌木都重 新生长起来。为了恢复产粮田,人们还在侵蚀出来的冲沟里修筑了小型堤坝,另外多年生作物(如果树等)的种植既减少了表土的流失,又有助于地方经济的繁荣。

黄土高原的生态恢复是一个规模浩大的工程,现在已经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对于其他同样面临由人为原因引起的大规模环境退化问题的地区来说,黄土高原的成功有重大的启发意义,也提供了一个样板。

刘 登立坚信,从黄土高原的经验里,我们可以得到一种至关重要的认知,如果我们想看到人类有一个长久的未来、能够和谐地生活、共享地球上的资源,这种认知是必 需的。在若干个发展机构的支持下,刘登立已经拍摄了一百多个小时的录像带,内容都是关于黄土高原、关于这里的人民以及正在进行中的生态恢复工作。这些录像 带经过剪辑,将会构成刘登立的最新影片——《中国的悲哀,地球的希望》。

作者简介: 玛莉安是一位驻伦敦的记者